瀏覽: 261,518

【聰明好管家】 價值投資vs.金錢遊戲

文/ 張世民

  甚麼是事業成功?或成功的人生?有人追求實現理想?有人則追逐名利財富,企圖名利雙收?當南柯一夢驚醒時,究竟此生是價值投資的人生,抑或只是一場金錢遊戲,轉眼成空,遺憾終生?值得省思!

打破成規的棒球哲學

  最近剛下檔的好萊塢電影「魔球」(Money Ball),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敘述美國職業棒球隊「奧克蘭運動家」的總經理比恩,運用打破成規的棒球哲學,不迷信打擊率、知名度及身價,而以精確數據及獨樹一格的眼光,找尋價值被低估卻有潛力的球員。例如,優先選擇上壘率高的球員,這種球員打擊率、安打數或全壘打數,或許並不突出,但精於選球,不輕易揮棒。懂得選球勝於揮棒落空,上壘率自然提高,而只要會上壘,就有得分機會,能得分就有贏球的機會。也因此,讓這支多半是二線球員的窮酸球隊,在外界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寫下世界棒球史上一頁驚異的傳奇,也成為MBA課堂上,及投資與企業界熱烈討論的商業個案。

  美國職棒聯盟的競爭,有如當前全球企業界及職場競爭的縮影,在「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優勝劣敗,贏家通吃」的鐵律下,比恩的「棒球哲學」,確實令人玩味。

  長久以來,美國職棒聯盟一直用高價年薪挖角明星球員,以天文數字的預算經營球隊,以金錢打造出美國職棒傳奇。球員有如貨品般,動輒被收買或轉讓,球員的價值用金錢來衡量,球隊與球員陷入無止盡的金錢遊戲中。

  比恩本人即曾被高額的職棒簽約金所引誘,放棄史丹福大學的獎學金,當他在職棒發展夢碎時,才有感而發地說出:「從今以後不再為錢而工作!」因此毅然決然地拒絕波士頓紅襪隊的高薪聘請擔任CEO。然而就在他拒絕後,紅襪隊卻運用他的「棒球哲學」,贏得世界大賽冠軍,讓比恩一心想取得世界大賽冠軍的夢想成空,倒頭來仍是一場遊戲、一場空,令人扼腕!

  比恩的價值選秀,與股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不謀而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論」著眼於長期的投資報酬率,選出財務體質優良、具有長期競爭力、經營環境穩定,且經營階層誠實正直的公司為投資標的。投資人無須介意股票正在漲或跌,或已經漲跌了多少,而只在意其目前股價是否遠低於其內含價值,以及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即機會成本)。

不依靠無定的錢財

  最近世界金融體系出現一連串的「歐債」危機,肇因於希臘與義大利等國的政府與人民耽溺於金錢遊戲,使原有基督教信仰的道德價值體系崩潰,以致人心沈淪。因此,全球各地經濟利空消息不斷,股市更是上下激烈震盪,多數投資人內心忐忑,惶惶不安。

  如以價值投資的選股方式,可讓投資人買進股票後,較不受短期股價波動所影響,避免陷入金錢遊戲的陷阱中。建議投資人仔細挑選體質優良、競爭力強且目前股價偏低的個股,作為價值投資組合的核心持股。

  同理,價值投資也可應用在企業經營上,經營公司與經營球隊一樣,關鍵不在於擁有多少資本,而在於是否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有效地運用及分配有限的資源和激勵、開發現有人力的潛能,發揮最大的經營綜效,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利潤,才是小公司取得制勝先機的重要及成功關鍵。

  個人的一生亦復如此,不要一味追求金錢名利,沈迷於金錢遊戲中,而要勇敢面對自己,不斷自我成長、突破,創造個人的人生價值,以致於逆轉勝,或屢創佳績,邁向人生高峰。 
  聖經上說:「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九十篇9、10節)有人像比恩一樣,精於價值選秀,或像巴菲特,擅於價值投資,但往往人算不如天算,大環境的變化也詭譎多變,非人力所能掌控,一切財富名利,有時轉眼成空。所以,人最終還是要依靠上帝的引領,才能萬無一失,才是成功的人生。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