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1,049

【真實故事】 等四十年的兩顆生日紅蛋——何與立從流亡學生成為榮耀子民的恩典記事

文/ 長鳴 採訪整理

  在我家有個習慣,就是生日當天會吃到兩顆紅蛋,這在物質貧乏的三○年代,是相當奢侈的。

  若說一生中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十六歲生日那天,沒有吃到兩顆紅蛋;但相對的,這也是我一生中最難忘懷的事,就是相隔四十年後,還能吃到母親親手煮的兩顆紅蛋……。

吃不到的生日紅蛋

  民國卅八年國共戰到最高點的冬天,十六歲生日前夕,隆隆砲聲越來越清晰時,我似乎有預感——吃不到生日紅蛋,所以直嚷嚷著母親趕快給我吃。母親從未忘記過家人的生日紅蛋,以為我只是鬧著玩,一方面也是母親不想破壞家裡立下的美好家規;在生日當天享受生日的喜悅。

  誰也預料不到,共軍逼近、局勢極為惡劣,砲彈聲如落雷巨響,家人整晚沒敢安睡,在無奈下決定──我和哥哥跟著學校一起撤離家鄉。就這樣,黎明雞未叫、砲聲未響以先,我和哥哥離別家人跟著學校一起流亡!

  流亡的日子,必須跑得比子彈快,在「不動就是等死」的情況下,每天連坐下來好好用一餐飯的機會都沒有,忍受飢餓、凍寒,更別說有機會再享受二顆生日紅蛋的饗宴。好不容易學校定下來,卻不清楚身在哪裡。每逢月圓,望月興嘆倍思親,回想臨別那天,匆忙起行,即使有千言萬語也不知該如何說。

從流亡學生到流亡軍人

​​  後來學校在海南島立校,那時聽說軍人都轉進台灣,而去台灣的要件,就是加入軍隊,我和哥哥商議決定加入蔣緯國將軍的裝甲部隊,我永遠記得我的入伍申請是在已經啟航的軍艦上填寫完成,可以想見那時戰勢的緊張。

  在船艦上,下一秒是生、是死,無人知道,當第一次度過沒有家人一起慶賀的聖誕節、過年時,我都暗自流淚,唯一能夠得安慰的就是母親留給我的信仰!

  母親受的是基督教學校的教育,曾經參加宋尚節博士的奮興佈道大會,受洗歸入基督名下後,便堅信不疑,這也影響到我在危難時尋求上帝的幫助與安慰。加上流亡時,身上有母親親手織的毛衣,成為我的思念,還有一床舊棉被,加添我的安全感與溫暖。

砲火下歷經上帝保守

​​  我從流亡學生,成為報效國家的軍人,不再流亡,而是聽命移防。流亡學生逃難,沒有明確目標,是保衛自己不至於亡命;軍人移防是備戰,是戰略,是有方向,移動是為著更高的目標——保衛台灣,使台灣安定,積極建設台灣,可以作前線的後盾。

  當「823砲戰」期間,我原本戌守前線小金門,但當時我在鳳山步兵學校受訓,突聞情況危急,立即啟航回前線。然而船艦在風浪與潮汐不定下屢屢登岸都無法成功。有一次在等待登島中,竟然被中共的八隻魚雷艇包圍而不自知,我不明白為何中共沒有突襲,但我知道那是主的杖、主的竿與我同在,使我經歷死蔭幽谷,不怕遭害。我在船艦上身邊必帶聖經,每天讀,經常默念詩篇廿三篇。最終軍艦返航澎湖馬公待命,直到宣布停火。

  當輾轉來到台灣,我考上軍官,還是奉命支援各地建設,上偏遠山區,到無名之地,與蛇同攀群樹,與蟲同爭地土,經常汗水濕透衣服,臉上總有擦不盡的汗水、泥巴,「身上髒多少,台灣就建設多少」,沒有人認為自己是難民,齊心努力,為著建設台灣,定根寶島。這些當年別離親人,甚至退役後終老台灣的榮民,難計其數。

百感交集 近鄉情怯

  在台灣,我從未停止思念家鄉的老母,也將思念轉為對信仰的追求。申請提早離開軍職,把自己奉獻給主、給教會,在芝山岩感恩堂服事,自知事奉的不足,我繼續就讀東方神學院(華北神學院前身)研習裝備聖經知識;六十歲那年,還前往美國洛杉磯國際聖經神學院取得教牧博士學位。

​​  退休後,在魚雁往返中,知道大陸文革時期,親人備受苦難迫害,母親天天到操場接受公審、罰跪、辱罵與勞改……,熬煉之苦,難以承受,曾經有輕生念頭;幸虧母親在遭受患難,或憂患、飢餓、缺乏、不足時,都勉力支撐,求主加給力量。而思念在台灣的我們兄弟倆,也使她能堅忍下來。

  在政府開放探親時,我立時爭取,期待與母親再見面。第二年如願回鄉探親。想到要回到闊別四十年的家鄉,不知親人變得如何?老母親是否仍是印象中的模樣?我的眼淚便止不住的流,內心更是百感交集、奔騰萬分、近鄉情怯……

掛念四十年的生日紅蛋

  回到家鄉,心中滿懷感恩,感謝主的恩典和保守,彼此都平安無事,那種感動無法言喻。雖然在眼淚、哽咽中有太多話沒有說出口,但都能理解。母親用那雙滿佈著歲月紋路的手,牽著我的雙手,緩緩說著,「孩子,媽媽沒有忘記你的生日紅蛋……」,是戰亂使這二顆生日紅蛋延後了四十年,我緩慢的剝去蛋殼,感恩吃下四十年的思念,感謝主讓母親活著,也使她對我掛念的愧疚終於放下。

  經歷時代的苦難,戰爭的殘酷,我從流亡學生到保鄉衛國的軍官,最終成為榮耀基督的精兵,我清楚有了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不是流亡難民,而是有貢獻於台灣的榮民,更是天國榮耀的子民。

  我已年過八十,「生日紅蛋」現在是我在學校「活化歷史」的課程內容,我靠著堅定無疑的信心,講述活化生命的光彩,成為傳承。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