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1,049

【大手牽小手】 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 凡事謝恩

文/ 楊可玉

  上學期末,哥哥意外摔傷,造成右側鎖骨骨折,所幸骨頭沒有錯位,免受挨刀之苦。醫生交代一個月後回診,復原需時大約六至八週,期間不必使用藥物,只須注意不要移動傷處,保持穩定就好。

用左手 生活事從頭學

  穿上八字固定帶,把慣用手收進三角巾裡,夏天一下子感覺更熱了。哥哥用左手勉強拿起筷子,使盡力氣只夾起兩根麵條,還沒塞進嘴巴,已經全部溜回碗裡。寫功課的速度大幅變慢,即使努力完成,隔天老師批改的時候,還是得把他叫到跟前來,一一確認到底寫了什麼字。平凡的日常生活瞬間變成一連串的挑戰,吃喝、洗澡、更衣、睡覺,大小事情都得從頭學起。

  剛開始幾天一團混亂。洗澡需要媽媽協助,平日兩兄弟負責的家事由弟弟一手包辦。到了學校,聯絡簿來不及抄、打掃工作沒辦法做,連自己的椅子都得隔壁同學幫忙搬。午餐一路吃到午休時間,全班同學早已趴在桌上睡了,但哥哥不能趴著睡,只好安安靜靜坐在位置上,直等到鐘響。

一切漸入佳境

  日子一天天地過,隨著痛感漸漸降低,哥哥對獨臂俠的生活適應得愈來愈好。滿一週時,晚上睡覺已從坐姿恢復平躺,偶爾翻身也不至於痛醒;再過一週,左手吃麵不會再讓麵條掉光光了,左手寫字雖然速度差一截,整齊度卻能媲美右手。哥哥開始主動幫忙挖貓砂之類的簡單家事,試過運球和投籃,每天自己穿脫衣褲(但上衣必須是襯衫),洗澡只剩下少部分區域需要弟弟幫忙。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十六至十八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在困境中保有一顆喜樂與感恩的心,有時不大容易,但我卻在孩子身上看見這段話語帶出的祝福。

懂得感恩與喜樂

  因著常常喜樂,哥哥並不抱怨少了一隻手造成生活不便,反而慶幸期末考前還有足夠時間練字,最後練成左右開弓,順利通過了挑戰。成就感反過來使喜樂加增,也打開他的眼界,看見意外中有恩典。

  另一方面,這段日子以來,平時樂於助人的哥哥對於「出外靠朋友」有了不同的體會。過去仗著能力強,作為被倚靠的角色,很難理解被幫助者的心情。現在輪到自己成為弱者,每逢有需要的時候,看見班上同學爭先恐後對他伸出援手,孩子開始更多懂得欣賞與感恩,並且因為知道助人的快樂,所以明白同學們此刻的心情,彼此之間善意的交流帶出更多的喜樂。

禱告更不可或缺

  小孩子復原特別快,才過四週便已行動自如,醫生判定骨頭癒合良好,一般生活無礙,只是肩關節還不可有大動作,暑假裡的羽球營,仍然得要左手上陣。

  偽左撇子當了這麼久,一路過關斬將,卻沒想到在即將正式出關的傷後第八週,練習左手發球時栽了個大跟頭。「我右手丟球,右手馬上就想揮拍,可是球拍在左手,等到左手想揮的時候,球已經掉到地上了,我就變成笨蛋了!」眼看其他同學一個個輕鬆揮拍過網,只有自己十球裡打不到一半,哥哥急了,動作愈發僵硬。我提醒他回想剛受傷時的那段經歷,花費好一番唇舌,總算把他安撫下來。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看著孩子走回球場的背影,心中再次浮現這段經文。原來在喜樂與謝恩中間,總得有禱告托住,否則只有自己的喜樂,與只看見人的感恩,很容易就隨著環境與心境的改變而流失了。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