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並不病】 摩登家庭
上學時間的電梯裡,我拿著汽車鑰匙和手機,一旁身著國中制服的小兒子,抱著聯絡簿和一本薄薄的數學題本,那是他昨天的作業。
面對疫情應變辦法
我們在電梯裡遇見十二樓的太太和她讀小學的女兒,雙方打過招呼後,她看了眼一派輕鬆的弟弟,好奇地問道:「你們是回來拿忘記帶的東西嗎?」
弟弟搖頭簡答:「上學只要帶這些。」我知道青少年都省話,趕緊補充說明:「學校怕停課,規定每天照課表帶書,但是這樣書包太重了,所以我們把書都留在車上。」
「好辦法耶!」對方聽完,大表贊同。畢竟那段期間,一人確診,全班網課,各級學校都在停課復課間反反覆覆,搞得人仰馬翻。小學生的家長肯定感受更深。
普通又特別的家庭
車子開出去以後,弟弟在後座翻動書箱,一邊整理他的書包內容,一邊說:「我們家是真正的“Modern Family”(最近全家一起觀看的美國電視劇,台譯《摩登家庭》)。」
「喔?」
「我們家看起來很普通,但又很特別。」
「怎麼說?」
「普通就是,我們不窮,也不算有錢……」
「是說小康嗎?」
「嗯。但我們確實會做一些跟別人不大一樣的事,像是晚上九點就睡覺,書本很少帶回家,自己編曲子合奏,全家一起玩game……,喔,還有,我們會一起討論怎麼交女朋友。」
「還真是又普通又特別啊,你喜歡這樣嗎?」
「很好啊!」
營造獨特的氛圍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稱作「摩登家庭」呢?早上與弟弟的一番對話,讓我思索良久。Modern一字音譯為「摩登」,意思是「現代的」,與舊式的、傳統的相對。弟弟認為自家很普通,指的是物質條件一般般,若從正面解釋,應該可以說,我們經濟自足,不致缺乏,跟得上時代的水準。
他又舉出一些例子,覺得我們家很特別,包括對孩子的管教,以及家人的互動方式等。這類屬於精神層面的元素,營造出每個家庭不同的氛圍,仔細想想,我們家,好像還真有點「摩登」。
網路學習 各取所需
前不久的暑假,我看到網路文章推薦,跟兩個孩子討論後,開始試用一款電子筆記App。哥哥決定按照自己的進度,逐日建立英文單字資料庫;弟弟則是依循個人邏輯,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社會科筆記。而我,為了玩game時不當孩子的豬隊友,擷取網路上教學影片的精華,把一些實用的撇步記錄下來,以便隨時複習,提升作戰能力。
哥哥交了女朋友,保守身體的界線是我們所擔心的。面對血氣方剛的高中男孩,與其隱晦暗示,不如直接攤開來討論。考量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我在溝通前事先上網做功課,去了解現今年輕世代的主流想法,什麼辛辣話題都不放過。後來好一陣子,只要連上社群網站,我的螢幕上總有各式情趣用品的廣告跳出來,兄弟倆看見,嘴角立刻失守。
與時俱進 不故步自封
時代不斷演進,環境在變,思想與行為豈能故步不前?馬太福音九章十六至十七節裡,耶穌比喻:「……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皮袋就裂開,酒漏出來,連皮袋也壞了。」新酒發酵會釋放氣體,而已經失去彈性的舊皮袋容易被脹破,「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這話原是要點醒那些在信仰上冥頑不靈的人,但同樣提醒了我們:若青少年像發酵中的新酒,大人就該成為新皮袋,才好妥妥地接住他們。
不與孩子脫節
美劇《摩登家庭》裡,三個孩子的父母菲爾和克萊兒也曾打過一個比方。大意是說,養育子女就像執行一項太空計畫,起初的研發過程形影不離,然而一旦火箭發射升空,就會脫離地心引力的束縛,你甚至沒把握它會不會再回來,只能等待。直到有一天,遙遠的天際傳來一個微弱的訊號,告訴你,是的,它要返回地球了。
青少年最懂得什麼是「摩登」。青少年的次文化,從娛樂、裝扮,到新創詞彙,往往令父母摸不著頭腦。身為現代的家長,我們也得摩登一點,彈性一點,保持理解、認同與接納,當孩子從太空之旅歸來時,才不至於接收不到,或者無法辨識他們的訊號。
使徒保羅說,我們應當「心意更新而變化」,但重要的前提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參羅馬書十二章2節)。求神幫助,願我們都能創造獨一無二的摩登家庭,引導孩子一生走正路。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