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聲盼望】每一個磨練都是將來的祝福
郭皎鴛姊妹,今年九十九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退。手上一本白話字聖經,是陪她最久的生命珍品。她憶及一輩子的飄泊遷徙,不知捨棄了多少家俱及帶不走的書籍,但手上這本聖經,是八十一年前公公送給她的結婚禮物,她每天抱在手上,逐章細品上帝的話語,也從中支取生命中所需的力量。
皎鴛姊妹自喻一生像摩西,第一個階段在皇宮長大,受到溫暖的保護,突然一個意外後就天搖地動,被環境逼著要自立自強;第二階段就進入曠野地接受磨練,手腳都起水泡,全身痠痛……也不敢回娘家跟母親叫一聲苦。第三階段是她再搬回出生地時,除了要建立一個居家之所外,上帝還給她一個特別的任務,就是協助她的妹婿一家人建造一個新的教會。
家庭變故提早進入社會
皎鴛姊妹,出生於台南市,父親任公職,母親生了五女二男,她排行老二。父親卅九歲時突然生病驟逝,當時最小妹妹才八個月,還有外婆與他們同住。卅八歲的母親要張羅一家九口人的吃用,談何容易!不得已只好犧牲她與大姊的求學之路。談到這裡雖然眼眶泛紅,但語氣中難掩一絲得意,她說:「我大姊讀省女休學去醫院上班,一個月賺十元給媽媽,而我只讀國中部高等科兩年,才十五歲就找到一家大公司當會計,一個月也賺十元回家,跟十八歲的大姊一樣多。」
十八歲時經人介紹,皎鴛姊妹與在派出所當幹事的歐陽振瑞結婚,丈夫原是台南高家人,卻因傳統民俗過繼給媽媽的娘家,不只姓了母姓,結婚後還要搬回「上老濃」與外婆同住,成了「孫與子」的雙重角色。在那個時代,靠媒妁之言,知道夫家未來的公公是醫生,婆婆是助產士,以為婚後就會過著少奶奶的幸福生活。或許以前不習慣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吧!結婚後,皎鴛姊妹的媽媽才知道女兒在婚後第三天就要被帶入深山居住,心疼不已。
過著「台灣阿信」的生活
到老濃後,丈夫到公家機構上班,阿嬤年紀已大,而還是個大孩子的皎鴛姊妹就開始過著「台灣阿信」的生活。她要幫忙照顧雜貨店的工作外,還要出去井邊挑水,砍柴回來削成塊煮飯燒水,要種菜,養雞鴨,還要使勁去推動磨掉稻殼的土狼(大石磨)……這些農家的工作對她來說太沉重。她手腳都起水泡,破皮,肩膀因挑水而疼痛,仍要咬緊牙根繼續做。阿嬤安慰她「習慣了就好」,村裡一起上山砍柴的婦女也都有相同的故事。
人在身體疼痛時會特別想念母親,因為知道母親會心疼。她怕母親擔心,只能寫信給已經出嫁的大姊,大姊在信裡的安慰鼓勵,讓她心裡有了親人的支持而覺得踏實點。有時她會在四下無人時偷偷的哭泣禱告,求上帝給她足夠的體力可以勝任這些工作。
讀聖經更認識神
上老濃教會的會友不多,奉獻不夠支持一位傳道人,平時是由阿嬤講道,因為阿嬤堅持主日祭壇的火絕對不能熄滅。有一年,教會決定聘請一位女傳道,阿嬤說要負責傳道人的吃住及謝禮的一半。皎鴛姊妹感謝上帝,女傳道住在她家裡的那一年,教她讀白話字聖經,讓她更認識三位一體的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是信實公義又充滿慈愛憐憫的創造主。一年後,女傳道離開了,主日的敬拜就由阿嬤及皎鴛姊妹來負責。
同心建造新教會
在山上住了十六年後,皎鴛姊妹夫婦帶著獨子歐陽弘回到台南。三妹的夫婿王受祿醫生奉獻了一塊地要開拓新教會,皎鴛姊妹搬到教會旁邊與三姊一家人及教會幾位兄姊一起同心建造,而今看到上帝大大的興旺了富強教會。
聖詩325首是她時常吟唱的詩歌,特別是第四節「懇求天父憐憫,救我骨肉之親,能得救主至大恩賜,使伊充滿聖神。」皎鴛姊妹每天的靈修禱告中一定會替待拯救的靈魂禱告,求上帝把得救的人多而又多的賜給教會,她相信上帝必垂聽,更相信人生的每一個磨練,都會成為將來的祝福。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