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46,341

【藝文WINDOW】 多桑的待辦事項

文/ 吳秀菁

  這是一部相當特別的日本紀錄片。特別之處不在於超過兩億日幣的賣座和真實癌末的紀錄題材,在於它是由一對父女共同書寫的「臨終日記」影像版。一輩子為公司賣 命的砂田知昭,在退休前夕竟發現自己罹患癌症末期,不久人世。對一切習慣掌控的他,決定開始自己寫「終活筆記」,希望所有的後事都不麻煩別人,依照自己的 計畫進行。

  縱橫商場四十幾年的砂田,選擇正面迎戰病魔。在化療的摧殘下,整整瘦了十五公斤。若不是親近的小女兒擔任攝影師,這部紀錄片很難能夠完成。但他絲毫不改幽默 的個性,一直開玩笑。面對摯愛的孫女,呈現出與職場犀利迥異的溫柔阿公,重複說著「對不起」、「謝謝妳」和「我愛妳」……。當一個人逐漸走向死亡,還能微 笑面對鏡頭,我想最大原因是持攝影機的是自己所愛的女兒。而一天天面對即將失去所愛的父親,砂田一家人也凝聚出前所未有的親密關係,勇敢地陪伴父親面對生 命的課題……原是沉重悲傷的題材,砂田家卻能輕盈地揮手道別,笑中帶淚是這部紀錄片令人難忘的原因。

  走出戲院後,反思主角的十項待辦事件(註1),突然有另一層的體悟:如果把生命最終想做的事反推回來,我們是否可以活得更沒有遺憾?這十項待辦事項中,有五項是關於家人關係,兩項是關於信仰,其他是關於告別場地查勘及可有可無的政治投票。對於還活著的我們,除了正面看待死亡之外,電影還提供了甚麼啟示?

甚麼關係最值得投資?

  對於投入職場長達四十三年的砂田而言,一生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奉獻給他的工作。可是他生命最後一點點的時光,卻是跟他所愛的家人在一起。特別是他住在美國 的兩個小孫女,為了能再次看見她們,他拼命想延長生命。在臥病期間,沒有看見任何一位職場的同事長官來看他,告別式也匆匆如MV般結束,探訪畫面是被導演剪掉了嗎?還是,那些在工作中建立的關係跟家人關係比較起來,太不重要了?

  日本人平均一天工作時數將近十二小時。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二○一一年 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六小時,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每天可能睡不到五小時,失眠問題很普遍。其中七成失眠的日本人不尋求醫療方式,卻倚賴酗酒來消除工作壓 力所帶來的失眠。這樣一來,難怪日本人罹患胃癌全世界第一。傾全心工作終於領到了退休金,卻是要跟家人說再見的時刻。這樣的生命投資比例是對的嗎?

每天都可以說「我愛你」

  最後一件待辦事項,也應該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對太太說出「我愛你」。影片一開始,砂田太太無法接受先 生罹患絕症的事實。辛苦一輩子,終於可以退休享福了,卻得了癌症。我們不清楚之前他們分居的原因,但當她最後意識到可能在兩週內就會失去先生時,情緒就崩 潰了;觀眾也是在此刻才感受到夫妻之情。為何最重要的關係,要到最後一刻才發現有太多沒有表達的遺憾?

  當老先生最後一刻說出了「我愛你」,那時鏡頭突然中斷,持攝影機的女兒選擇關上門迴避。相信有許多複雜的情感,一時間必須要處理。我們總以為所愛的人瞭解我 們,因此表達變得非常吝嗇,愈親近的人愈是如此。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還有機會,事實並非如此。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你想跟誰一起度過?那麼現在就需要經營 或修復彼此的關係;因為沒有一人可以使壽數多加一刻,也無從得知生命的終點會停在哪一刻。

死亡不是終點

  第一件待辦事項是砂田去找神父,為的是在教堂辦告別式比較便宜。他後來在病床上,接受了女兒為他施 洗。我們不曉得他是否真正清楚重生?唯有靈魂得救才能擁有永生。對於相信耶穌的人而言,死亡不是終點,當耶穌再來時,凡是相信祂的人,都會復活,進入神永 恆的榮耀中,永遠與祂一同坐席。

  當用永恆的視野來思考今生,臨死前的待辦事項會完全不同。美國德州湖木教會的約爾奧斯汀(Joel Osteen)牧師的母親(Dodie Osteen), 她曾在一九八一年得到肝癌,而且醫生宣判連化療都不需要做,生命只剩下幾個星期。她跟約爾的父親回家後,決定把生命完全交託給神。她只做三件事:一是不斷 讀聖經中關於醫治的經文,不斷宣告神的醫治。二是竭力與人和好;她寫了非常多封信,給曾經得罪過的人,請求他們的寬恕,也告訴傷害過她的人,已經完全饒恕 他們了。三是將所剩的時間,全部用來探訪生病的人,即使她沒有體力,仍然開車到很遠的地方,為他們禱告祈求醫治……。一段時間後,她的腫瘤竟然完全消失。 人終有一死,死亡並不可怕,怕的是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追求上。

  生命不能重來,是否擁有永生的確據?是否對所愛的人表達了「我愛你」?可能比用甚麼儀式辦後事更重要!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