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9,093

【真實故事】 找不到「退休」兩字的醫師——張健昌的生命故事

文/ 李鴻志 採訪整理

       八十五歲的張健昌,是恆春基督教醫院的小兒科醫生;看他的外表,有人覺得他是不是在外面開業成績不好,才到恆春來養老呢?但了解他傲人的醫學背景,且知道他是從美國專程回來台灣,為要照顧台灣最南端的病童,就知道事情不能只看外表了。

生活無虞但找不到意義

       張健昌不是天生有熱忱,他也經歷一段過程,才變成不看重名利、地位、金錢,只去最需要的地方、幫助最需要的人。

       張健昌生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家庭,因為父親為日本人工作(台泥早期的公司),生活過得非常快樂。但年紀稍長,他開始思想,人有一天都會死,若活著沒有永恆的意義,十八歲死或八十歲死有何差別呢?當他陷入低潮時,一度覺得反正沒有差別,何必活得那麼累,不如死了算了。

參加營會 找到生命答案

       高中畢業,他考上高雄醫學院,是該校醫學系第二屆的學生。那時他跟宣教士學英文,有人邀他去參加兩週的夏令營,別人告訴他:「夏令營就是吃喝玩樂。」他想放鬆一下,便答應去。去到營會後,他才發現吃喝玩樂是在下午,上午每天都有三個小時查聖經的時間。他覺得受騙,第一週結束就想回去。當時第一週查考創世記,健昌發現人有一段時間非常快樂,但犯罪之後就不快樂了。他想知道如何解決這問題,第二週便打消回去的念頭。他從約翰福音中找到了答案,發現耶穌是救主,可以解決人類死亡的問題。

       回家後,他告訴母親:「我信耶穌了。」母親非常生氣他信洋教,他卻對母親說:「妳的孩子差一點去自殺,妳知道嗎?」之後,健昌漸漸從聖經明白每個人都有神的形像,除非把罪除去,否則這形像不會彰顯出來。

學習謙卑 樂於助人

       基督信仰改變了健昌的生命,使他學會謙卑。醫學院畢業後,他選擇去最需要他的地方--屏東基督教診所(屏基的前身)。在那裡,神讓他看到自己的驕傲和虛假。那時,他瞧不起宣教士醫師的技術,因而常和他們發生衝突;他也曾嚴厲斥責一位母親把孩子送到醫院,沒把屁股的大便洗乾淨。他看到自己的愛心是假的,也沒有謙卑的生命,於是向神悔改認罪。

       兩年後,健昌離開了屏基,不是因為他不想幫助人,而是想成為更卓越的小兒科醫師,更有效地幫助別人。他考上美國醫生資格考,且進到美國最頂尖前十名的西北大學兒童醫院,也是當時第一個非美裔駐院小兒科醫師。他經歷了最完善的五年專業訓練,後來沒留在白人地區,反而去到非洲剛果;那兩年,他救了很多孩童免於死亡。

到最需要他的地方

       兩年後,他回到美國,如果開診所年薪可達五十萬美金,但他卻選擇最需要他的地方--黑人區,年薪約兩萬美金。那裡的小孩百分之九十父親不詳;他向孩子表示,可以做他們的父親,因而常以天父的愛來接待他們。

       有一天,有個十六歲壯碩的男孩進到醫院,跟他要保險套。男孩有許多女朋友,常與她們發生性關係。張醫師便斥責他:「You are a slave of sexual desire.」(你是性慾的奴隸)當下,他也怕對方會動手反擊。但那男孩沒有打他,眼眶還紅起來,說:「You are right, can you help me?」(你說得對,你能幫助我嗎?)他說:「No, I cannot. Only Jesus Christ can save you.」(我不能,只有耶穌基督能救你。)他告訴那男孩回家後,向耶穌說:「我正在性慾的罪中受苦,求祢救我。」幾個星期後,那男孩帶著笑容來到診所,腋下還夾著一本聖經,後來聽說他要去讀神學院了。這是他在貧民窟、黑人中,做他們的醫師長達卅五年的一個故事。他深信將來在天上,必有許多黑人朋友迎接他。

關心人靈魂的得救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他從美國退休,申請到恆春基督教醫院工作,因為當地連一個小兒科醫師都沒有。原本和妻子要到東勢友人家,先休息一週再去恆春,但友人的母親突然跌倒骨折,無法接待他們,於是連夜趕到恆春。沒想到隔幾個小時後,台灣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神從大災難中救了他們。

       張醫師在恆春服務,不知不覺也過了二十年。他不是為名、為利而來,卻是以他精湛的醫術來服務病童,後來也獲得「台灣醫療奉獻獎」。他看重人的靈魂得救,所以可以犧牲自己;他不是為錢行醫,所以能持續關心人的生命。

       熱衷於傳福音的他,深信神「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三章9節)有一天,他去探視一位病危的患者,並傳福音給她,別人在旁笑說:「沒用啦,她完全耳聾。」他向神說:「神啊!這不公平,不要因她耳聾聽不到福音而滅亡。」他持續為她流淚禱告了十五分鐘。隔幾天,她的女兒來找他,說:「媽媽離世時非常安詳,我也要信耶穌。」張醫師便送她一本聖經,也教她如何讀。

       像張健昌醫師一樣的故事,在恆春基督教醫院非常多,雖然有的已經離世了,但他們的榜樣也成為許多人的典範。在他們的字典中,似乎找不到「退休」兩字;他們全然獻上,願為主做到最後一分鐘,已傳為當地的美談。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