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用愛尊榮失智者的生命
人生勝利組的哀思
「徐醫師,你看我最近老是忘東忘西的,是不是得了失智症?」「徐醫師,我的父親大小便失禁,走路越來越不穩,是怎麼了?」看病是醫師的職責,我每天幫病人檢查、問診、查看病歷、開處方藥物、安排抽血、測試,還要與病人、家屬講解及商討治療方案。有時候會按需要轉介病人,或參與會診等等。當看到病人病情得到改善,都認為是自己的專業幫了病人。信主前,我就是這麼自負!
過去求學、就業都相當如願,後來又跨界取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及流行病醫學兩個碩士學位,是一般人說的「人生勝利組」,也覺得都是自己的聰明才智,外加努力而得。沒想到這樣的自以為是,卻在忙於看診、教學和研究多重壓力下,脾氣逐漸失控,常波及家人而不自知。漸漸地,焦慮感加溫,成就感降溫,內心常感覺到空虛、孤單和不安。
鍾情失智症的醫療
感謝主的帶領,一九九九年我開始接觸基督信仰。初期,持續半年時間,台北真理堂蘇哲明牧師每天清晨六點帶領我「與神有約」,陪伴我讀經禱告,從神話語的充實中,領受「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也奠定了我信仰的基礎,對真理更加認識。二〇〇六年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整個人變得生活得力,生命有光。對日後成立「失智症門診」與「失智症中心」幫助極大。
在二〇〇〇年,我開設了失智症門診。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除了醫療專業上的協助之外,更加以協助心理及靈性層面的全人關顧。過去,對失智症患者在醫療上花很長時間問診、檢查,忽略了失智者異樣行為,帶來家人照顧的衝擊,與家庭財務的困境等等!這些都不是醫療可以解決的。
二〇〇九年負責在長庚成立失智症中心,當時是全臺灣第一個有實體的失智症中心。我們建立了個案管理系統,有專責的個案管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可以支援醫師協助失智症家庭。當這樣運作時,會看到原本愁眉苦臉,甚至在門診悲傷哭泣的家人,幾次就醫後,開始展現笑容,帶給我極大的鼓舞。
幫助失智者,其實是幫助失智者背後整個家庭。台灣失智者已經超過三十萬人;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約每十二人有一位失智者,而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則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者。這是一個群體的事,更是關乎國家社會福祉極重要的關鍵,誰都不能忽視!
以瑞智看待失智
初期失智的時候,對近期記憶容易遺忘,常忘記剛發生的事,忘記身處何地,忘記家人是誰,有時會出現憂鬱與躁動不安的行為。一開始家人往往沒有察覺,總覺得失智者忽然造成家裡生活一團亂。而重症失智者,不只是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甚至需要完全依賴他人照顧,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完全無法控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我想到以斯帖記四章十四節,末底改對以斯帖王后說:「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我內心湧起許多的負擔,我跟主說:「我願意委身!」對失智者的醫療,從工作轉成事奉,從職業變成志業!我從決志到受洗直到現在,只有更加忙碌,但因為「清楚成為醫師是神給我的命定,聰明才智是神的賞賜。」就會靜下心來檢視神與我的關係,體會「行公義好憐憫,且要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的意義。因此更加明白,對失智者的醫療是全然與神同行的服事。
從心認識失智者
二〇一三年起,整個失智事奉團隊透過「瑞智事工」開始外展,設立失智者家屬支持團體與失智者活動的「甘泉咖啡坊」,結合信仰走入全台灣,連結相關團體、教會及資源,開啟教會對失智者的服務。希望眾人能用瑞智來看待失智,相信失智者的價值與獨特性,同樣具有尊嚴與情感。瑞智乃是「好的智慧」,對應到聖經裡「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的真理。而要接待失智者,要從心來認識他,看到他靈裡的需要。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失智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強調家庭的重要性,決定先從教會建立失智症友善環境,使失智友善社區更普及。二〇一九年九月進一步成立「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期盼做在最小的失智者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參馬太福音廿五章40節)。以恩賜和喜樂的心,傳遞無可取代的尊榮生命。
一家都得救
聖經上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當我信主之後,就盼望家人都能夠得救。只是我的工作與事奉極其忙碌,就跟主禱告說,「我為主忙碌,家人信主全然交託主帶領!」未久,篤信民間信仰的媽媽,偶然機會看到「好消息電視台」的節目,就覺得怎麼有這麼神奇的上帝。
聯絡「好消息電視台」時,他們就介紹住家附近的台北靈糧堂,參加台語牧區的聚會。我和內人都一起陪同參加聚會,也接受牧養。向來排斥基督教的爸爸,還會罵傳福音的人:「你們基督教都這樣驕傲、霸道!」感謝主,最終父親以及將進入建國中學就讀的孩子,都在非常奇妙的恩典中一一受洗。全家信主,讓基督做我家之主,這是最大的見證,榮耀都歸於神。
(整理/引信)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