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福音歌仔戲之美——林慧菁的生命故事
如果你讀過聖經耶穌教導的主禱文,且有人把它唱成歌仔戲,你聽完的感受會如何呢?
從小就喜愛歌仔戲
歌仔戲是台灣民間的戲曲之一,早期廟會時,常伴隨著歌仔戲演出。
慧菁從小就熱愛歌仔戲,常在家裡披著浴巾、戴著帽子、哼著曲調,模仿戲中人。因此,十四歲時她就報名參加「葉青影友聯誼會」,每週日也在國父紀念館和票友們在空曠草坪上練唱。
高中畢業後,正逢華視招考歌仔戲新血,她考上了,在那裡被培訓身段、武功、漢文。之後試鏡考試,順利成為「葉青歌仔戲團」的團員,持續五年的時間。
進入婚姻 背負債務
1996年慧菁結婚,淡出歌仔戲。進入家庭,是她人生曠野期的開始。她發現婆婆的觀念很特別,有一天,婆婆問她:「妳有拿錢回娘家嗎?」她說:「有。」婆婆說:「以後不可以拿錢回家,也不要再跟娘家有任何關係。」她聽到這話,很傷心,原以為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沒想到卻變成這結果。
她不被婆婆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她看婆婆投資股票賺了錢,她也貿然投入,結果負債兩百萬,之後所賺的錢就都一直在還債。
身心俱疲想離開
有一次,慧菁的母親住院,她背著女兒、帶著雞湯,獨自到醫院去看望她。後來母親病歿,根據台灣習俗,父親是未亡人不能參與,慧菁的丈夫也告知不能助她一臂之力。慧菁便跟公司請假,獨自到殯儀館去做每個「七」,那是何等淒涼的光景。
十年來,她每天接送小孩上學,自己還要上班,下班就回家煮飯,這樣的日子讓她覺得十分疲累,很想離婚、也想走上絕路,但她的結拜姐妹告訴她:「不可以輕言結束生命。」當下她決定不離,想等孩子長大後再離。
信主後改變關係
2008年,她的結拜姐妹告訴她:「聖誕節可以帶孩子來教會。」那是她第一次踏進教會,聖誕節原是很歡樂的節日,但她聽到詩歌後不禁流下眼淚,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後來才知道這是聖靈的感動。
2012年父親去世,她跟結拜姐妹說:「我想受洗。」於是,她被安排參加教會的受洗班。
這幾年慧菁跟丈夫的關係總是貌合神離,禮拜天他們會帶兩個小孩一起到市場買菜、吃早餐,在外人眼中以為他們很恩愛,實際上她一直隱忍想逃,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2012年10月28日慧菁受洗了,當她從水裡上來後,想起牧師講道提過,「妻子是從丈夫的肋骨中取出來的」,她明白:「我不可以離婚。」當她有這決定後,也是修復她和婆家關係的開始。
於是,她決定重返家庭,禮拜天煮飯給家人吃,為了假日更多陪伴家人,她參加星期六晚上教會的晚崇拜。
以歌仔戲為媒介傳福音
2017年恩友福音劇團的團長找到慧菁,希望她可以透過歌仔戲表演來傳福音,而慧菁也一直希望能唱歌仔戲給老人家聽。
六年多來,她隨著劇團到各教會佈道演出,因而認識了道生福音長老教會的葉如敬牧師,當時他已八十歲。葉牧師創作了《創世記》台語詩詞,恩友福音劇團眾團員共同協助編歌修詞,使創世記內容可以吟唱出來。
後來葉牧師再創作《啟示錄》台語七言絕句詩,慧菁便決定到這教會,想藉吟唱歌仔詩歌來敬拜神,也希望能成為獨特的敬拜方式。
有些會友認為教會位居台北豪宅區,卻沒有積極對外傳福音太可惜了,應該走出教會才對。慧菁很想幫助教會成長,也想讓牧師能踏出教會去宣教。於是,牧師成立了「道生福音歌仔戲團」,由慧菁擔任團長。
領受多方面的祝福
慧菁和副團長謝帥帶領教會的兩位老弟兄及葉牧師夫婦,一起演出《以斯帖記》的「選美」和「鴻門宴」,故事由慧菁編劇,並兼做訓練、化妝、音樂等。他們曾到北投、龍潭、野柳和柬埔寨演出,因著跨出教會,帶給個人及群體許多的祝福。
教會每年都有三、四位福音朋友受洗歸主,這對一位八十幾歲的老牧師而言,是很不容易的。慧菁的兒子也在教會裡教小朋友跳舞,間接踏進了教會。
慧菁的婆婆在疫情時得了恐慌症,每到下午就惴惴不安,她問慧菁:「該怎麼辦?」慧菁說:「可以請牧師來為你禱告。」葉牧師為她禱告後,婆婆願意信主受洗,同時也決定把家中的偶像除掉。
慧菁對聖經認識並不深,只因要寫聖經中《以斯帖》、《彼得》、《耶穌》等劇本,才讓她更多追求認識聖經真理。
在台灣,有很多人會用台語溝通,懂得欣賞歌仔戲的人也不少。歌仔戲除了是民間戲曲之外,其漢文表現也非常美。有一本《彙音寶鑑》目前已絕版,慧菁從葉牧師那兒得到一本,如獲至寶一樣,因為談及優美的漢語表達,無出其右者。
歌仔戲是台灣戲曲之寶,慧菁總是把握機會把它帶到各地去。除了讓人認識漢文戲曲之美外,也可讓人得知福音真道,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這是慧菁為何一直樂此不疲、四處演出的原因。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