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事如歌】 信仰與海灘
紐澤西州長長的濱海線上,夏日裡常見派對、沙灘椅、與泳衣的熱鬧場景。但在這一排被狂歡氛圍充滿的海濱城鎮中,有一個氣氛卓然不同的地方。遊客一到這裡,彷彿穿越至十九世紀的古典小鎮,讓人懷疑時間是否流動過。它沒有霓虹、高樓,滿是彩色木屋,還有夏天限定出現的帳篷聚落。這個城叫做:歐申格羅夫(Ocean Grove)。
以基督信仰主導的聚落
它的獨特來自它誕生的目的——建立一個以基督信仰主導的聚落。1869年,一群衛理公會的牧師們來到紐澤西海岸,帶著聖經、帳篷,還有一個大膽的夢。不為自己蓋家,也不為港口貿易,只為了敬拜神。在這當時還是滿佈沙丘與草叢的濱海之地,他們建造了全美唯一的木造巨型禮拜堂-The Great Auditorium,並立下生活規範:主日不得游泳、開車、販酒、喧嘩。
主日是安息日,生活是以敬拜為核心。一座有如烏托邦的社區就這樣誕生了。
處處有特色、驚喜
我們抓住夏日的尾巴,來到歐申格羅夫。走在街上,每一幢小屋都像從童話故事裡跳出來似的;尖尖屋頂、鏤空欄杆、奶油黃搭配薄荷綠的配色,各種多色木造建築櫛比鱗次。我們拿著手機拍了又拍,往往轉身至另一個街頭又見更多迷人的建築。這裡保有超過一千棟十九至二十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是全美此類建築最密集、保存最完整的小鎮。流連在一棟棟各有特色、精巧的木屋前,看到綻放滿樹如煙花的桃紅花朵、結實纍纍的無花果樹,無數轉角的驚喜讓我們讚嘆不已。
大禮堂為中心
漫步走到大禮堂,它的尖塔與古樸外貌散發出一種沉靜的氣息。起初的城市規劃以大禮堂為核心,所有街道從此放射出去,居民圍繞著它居住。這座建於1894年的巨大木造禮拜堂內部能容納超過六千人,被稱為「東岸最壯觀的木建築之一」,裡面還有一座全美規模前五的管風琴。現在除了主日崇拜,週間還有許多禱告、敬拜、詩班等聚會。
大禮堂外,看到一整排整齊又別緻的白色帳篷,讓不明白小鎮歷史的我們分外好奇。原來這設計根源於十九世紀的營會聚會運動(Camp Meeting Movement),那時基督徒在戶外聚集,透過講道、詩歌與禱告,一連數日尋求復興與靈命更新。當初居民以大禮堂為中心搭建帳篷,方便白天參加靈修活動及晚上的詩歌之夜。延續至今,因著居住需要,帳篷後方加蓋木牆增設空間,逐漸形成帳篷村。如今仍有超過百戶帳篷家庭,夏季期間排隊申請,守著百年的傳統。
建造神的城
整個城市像是一座活的教會。我們散步其中,在一座涼亭裡看到一口被命名為「別是巴」的古井,有文字寫著:這是當地的第一口井,鑿於1870年。令人聯想到聖經中,亞伯拉罕與非利士王亞比米勒在別是巴井邊起誓立約的故事。別是巴又稱「盟誓的井」,亞伯拉罕在此栽上一顆垂絲柳樹,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而大禮堂四周的道路名稱,分別有朝聖之路(Pilgrim Pathway)、錫安山路(Mt Zion Way)、黑門山路(Mt Hermon Way)、迦密山路(Mt Carmel Way)、他泊山路(Mt Tabor Way)。
深思這些希伯來地名之意後,更令人感嘆城市開拓者的用心;一群牧者與信徒,為著建立以基督信仰為生活核心的城市走上朝聖之路,建造神的城,與神立約,住在神所帶領的花園之地,身心靈每日領受從神而來的甘露,過在地如在天的團契生活。
歐申格羅夫,以宗教理念建造的濱海小鎮。不知小鎮歷史的人,可在古典的建築群及陽光燦爛的沙灘上享受渡假之樂與滿足;而細思歷史典故的基督徒,則可在小鎮濃厚的信仰氛圍裡,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存在以神為中心的安息。信仰該是滲透在日常的每分每秒裡,而那樣的無所不在是何等的甘甜美好。由信仰起頭、以愛心建造、用聖潔維繫。歐申格羅夫,是美國高舉個人主義中的「神之城」。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