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真理的追尋者】筆斷意連
今年是「福音來台150週年」。其實若再往前追溯,十七世紀荷治時期,德裔荷籍牧師喬治.甘治士(George Candidius)一六二七年便已來臺,距今則有三百八十八年……。
甘治士牧師初抵臺灣,先在新港社(今臺南新市鄉)學習語言,並將聖經、祈禱文、十誡等譯成西拉雅族平埔語,教導當地人認識福音。他曾寫了篇報告,內容包含福爾摩沙的地理生態、物質文化、社會組織、精神世界等面面觀。他看到人民優美的品格:不慣偷竊,失物必歸原主,忠於朋友,寧死也不出賣別人;也看到他們「剪髮不用剪刀剃刀,而用砍刀」這些有趣的細節。如此細膩地觀察,充滿著為師為父的關愛;而他所傳揚的福音正如一源頭活水般,也深受人民的渴慕。之後幾位牧師陸續前來,可惜在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福音被迫中斷。信徒保持著牧師傳下來的新港文書寫,懷念那逐漸消散的記憶……。
直到一八六五年五月廿八日,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遠從蘇格蘭而來,在打狗旗後(今高雄旗津)登岸;原擬在府城建立教會,因遭到漢人激烈抵抗而退回。他便轉向早年荷蘭時期即有的部落傳教;沒想到他們視馬雅各為「紅毛親戚」,一見如故;遠近各族也翻山越嶺齊聚一堂。後來馬雅各再度返回府城,福音已然水到渠成。
紀念這一段福音歷史,不禁聯想到書法藝術中所謂的「筆斷意連」。神書寫的筆蹤有時顯現,有時隱沒;隱沒時並不表示祂不在場,而是凌空飛越,蘊藏了下一筆更深厚的力道。筆蹤有時而斷,但運筆之「美意」永遠氣韻生動地綿延……。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