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集氣不激氣
洗澡睡覺了!每到這時候,好玩賴皮的弟弟總是能拖就拖,看樣子,今天他照舊不會輕易就範。不過平常那個老是跟在他後面大呼小叫、連聲催促的哥哥呢?怎麼沒有一點兒動靜?
我好奇地找到浴室,看見哥哥默默扭開水龍頭沖澡。他的背影抽搐著,似乎忍受極大的痛苦。
「怎麼回事?」我把孩子扳過身來,驚訝地發現他的生殖器前端擦傷紅腫。一問之下,原來是在學校與同學打鬧的結果。
我知道哥哥素來不是忍氣吞聲的典型,疼得這樣厲害,卻沒主動告訴老師,這事恐怕不能單純歸咎對方。經過一番仔細檢查,雖然只有表皮受傷,總覺不可等閒視之。當下時間晚了,除了擦藥順便安慰幾句以外,我沒再多說甚麼;但是稍後便在聯絡簿上留言,希望老師能向孩子們申明這種「遊戲」的危險性。
隔天放學回來,孩子主動拿出聯絡簿給我。老師的回覆先為當天不知此事而道歉,接著說明已經調查處理,公開告誡玩鬧的分寸。正當我準備細問事情經過時,孩子囁嚅著開口了:「媽媽,還有一件事,老師要我自己跟妳說。」
「哦?甚麼事?」
「昨天排隊的時候,是我先打廖XX的背的。」
「打來打去,他就踢到我那裏了。」
「後來我有自己去跟他說對不起。」
聽到這裏,我笑了,一邊心中感謝老師的智慧,一邊伸手拍拍孩子問他傷口還好嗎?然後告訴他,勇於認錯真的很棒。
聖經裏面兩次提到一個教養原則:「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以弗所書六章4節;歌羅西書三章21節)我們都懂得甚麼是「惱羞成怒」、「見笑轉生氣」,在合理範圍內為自己或為別人找台階下;但在孩子的教養上,往往忽略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應當受到的尊重。我們責備的理由充足,所給的愛卻不夠。
在這次事件中,私下溝通給予孩子機會和空間。老師的處理方式,為孩子能從錯誤中學習而「集氣」,代替惹怒對方的「激氣」,幫助他們得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