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歲月】 暖暖包
晨起,窗戶被密密麻麻的小水珠爬滿,窗外是一片灰白的朦霧,這是今晨上帝送給我的第一個美景。這兩天無風,卻有刺骨的寒意,特別是清晨起、入夜後,這是乍暖還寒的春天的臉色。特別在山間生活,一天之內可經歷四個季節的溫度,冬衣可別收得太快。
下床後,一陣涼意自腳底快速上竄及至佈滿全身。本能的縮回腳丫子,再拉回踢開的厚棉被以蒙住剛剛那一陣突如其來的寒顫。這被子為我保存住一整晚的體溫,保護我度過無數個寒冷的夜晚,它是特大號的暖暖包,是我寒夜裏最好的朋友。
自小怕冷,每至冬季就手腳冰冷,故鄉菊島的風是出了名的強勁威猛,我總把可以穿得下的衣物盡量往身上一層層的包裹。媽媽為我買了一個小懷爐,並在衛生衣裏縫了一個小口袋,讓我一整天都有溫溫的感覺,還會盯著我穿上毛襪。媽媽說:「胃暖了,身子就暖了;腳暖了,全身就暖了。」還有圍巾及毛線帽,都是媽媽用棒針一圈一圈鈎出來的,從小到大,也不知丟過幾條圍巾,媽媽總在唸過後,又重新織一條新的給我。
當暖暖包問世後,它成了我冬天必備的用品。當我將手上暖暖包的截角撕開時,都會重複的再看一次包裝袋上的說明「熱度可持續約16小時,若溫度下降,請再度輕搖即可。」拿出細薄棉袋裝的鐵粉包,依指示搓揉數次後,果真有溫熱的感覺,這麼神奇的發明,不需要煤力電力,竟也能將熱度帶著走,若愛迪生知道,應該也會因後輩晚生能將他想要帶給世界溫暖的心願發揚光大而在天上鼓掌喝采吧!
忙碌的都會工作讓都會人的臉越來越像影印紙一樣的又白又平,按一下影印機可以複製所有的語言和心情,點一下滑鼠可以傳送工作報告並省去購物的時間,一通電話可換來三餐外送……人可以不必見面就處理掉大部份的工作。當生活機械化時,人也漸漸成了機械人,一群機械人住在一起的城市當然冷漠,何嘗不是?筆者曾在市區大樓住過許多年,每天坐同一棟電梯的上下樓鄰居,對話仍是「你好」「下班了」「掰掰」……沒有人覺得需要破冰,似乎再多說幾句就有被綁架的危險。
過年前的大型超市擠入多少購物人潮,仔細觀察,有多少人是有互動的?甚至購物的腳步也十分匆忙。在這冷漠的社會裏,還有誰能像暖暖包一樣,願意連續給朋友十六小時的熱度?若感情溫度稍降時,是否有人願意給朋友一個輕搖,讓朋友重燃火熱的心?天冷時,群聚能相互取暖;心冷時,陪伴才能重燃信心。
感謝上帝,讓我自小就認識耶穌,教會的弟兄姊妹因著耶穌的愛而群聚一起,讀聖經,唱詩,分享,彼此關心代禱,互相激勵打氣,分享快樂也分擔憂愁。在山區教會牧會,真能感受到身邊的會友都是超級暖暖包。不只常以自耕的土產暖了我們的胃,也常以鼓勵的話語暖了我們的心。每個主日,每一雙長繭的手都那麼熱情溫暖,而他們真情流露的眼神,足以溶化任何一個冰冷的靈魂。這個世界需要更多這種愛,這種願意像火炭放到哪裏就讓那裏溫熱起來的愛。
記得曾經看過幾個在寒冷的雪地發生的感人故事:
一個尼泊爾男人願意當暖暖包,在舉步維艱的雪地上,背著一位陌生的垂死老人走,他在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救了自己。另一則故事說一位醫生因車子故障而身陷雪地,肢障的鮑伯願意當暖暖包,在霜雪滿天的氣候裏,免費的為一位陌生人送上溫暖,這份情瓦解了那位醫生自傲冰冷的心。自此以後,那位醫生在醫學院裏,不斷的傳遞溫暖給需要的學生及病人,也撰文成書,把那份雪地裏的溫暖傳至全世界。
歐亨利筆下的法國老畫家,以最後一片葉子喚醒了蘇西的生命鬥志,自己卻因在冰冷的夜裏作畫,成了失溫而搖不醒的暖暖包,但這種願意為朋友犧牲生命的愛也搖醒許多冰冷的心。
聖誕節的鐘聲仍在迴盪輕響之際,我們也預備要迎接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主耶穌不正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大的暖暖包嗎?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願意學像耶穌,給一個寒冷中的朋友十六小時的溫暖嗎?願意給漸漸失溫的朋友一個輕搖嗎?
窗上的水珠乾了,窗外的天空也被春陽點亮了,看著手中的暖暖包,我的手溫了,心也暖了。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