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9,098

【真實故事】 畢生之福

文/ 畢嘉士 口述

前言

       二○一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台服事三十年的畢嘉士醫師於挪威安息主懷,享壽九十三歲。他曾獲頒中華民國醫療奉獻獎、屏東縣榮譽縣民、外交之友,並獲挪威國王授予歐拉夫勳章,表彰其對醫療宣教的貢獻。

二○一三年,適逢屏東基督教醫院成立六十週年,勝利之家成立五十週年,及畢大夫所著《奇醫恩典》中文版問世,他回到台灣,留下以下這段受訪見證。

加入痲瘋病治療

       一九五四年,我與妻子來到台灣。那時路上只有牛車與老舊的腳踏車,一般人的生活不大容易,貧窮且多病。

       一開始,省政府要我去到樂生痲瘋病院。痲瘋病流傳千年,主要侵害皮膚及神經,患者的手腳逐漸失去知覺,感染到後來,甚至連骨骼都不能倖免。但若及早發現治療,它並非不可治癒的絕症。我曾在倫敦和挪威從事相關學習,很高興能夠學以致用。院裡的病患被迫與社會及家庭隔離,像個活死人似地一天過一天,但相關法令在我抵台的前一年已經有所改變,他們有機會可以在家接受整合治療。加上當時發展出的三種藥物成效都不錯,我也加入推展這項工作。

真心對待 真情回應

       大部分的痲瘋病患活著沒有盼望,表現得冷漠而憂鬱,對外人保持距離。當時我們年輕,加上語言隔閡,溝通實屬不易。有一天,正當我們為此禱告時,幾位病患急忙跑來求救,原來有一位喉嚨插管的病患被濃痰卡住無法呼吸。當下我跑進辦公室,只找到導尿管,立刻剪個開口插進喉嚨,用嘴把他的痰吸出,反覆數次,呼吸才得以恢復。

       又有一次,一個病患被人砍傷,嚴重失血,躺在療養院的中庭。我發現他已昏迷,轉頭對妻子說:「他的血型是A型。」妻子會意,立刻側躺在地,表示願意捐出她的血。由於太過緊急,未經測試,我便直接用大針筒抽出妻子的血,注入病患體內,祈禱一切順利。感謝主,後來這名病患被送到醫院,幾週後便康復了。

       神藉這兩次事件告訴我,不要放棄溝通。在這之後,病患終於敞開心門接受我們。後來我離開樂生,歡送的隊伍唱著《天父必看顧你》的詩歌,從山上一直排到公路旁。多年後再有機會回去,大家都還記得我。其中一位二十年沒見的失明病患,聽到我的聲音,立刻喊著「畢大夫!畢大夫!」點點滴滴都溫暖了我的心。

深信神必供應

       離開後,我加入傅德蘭醫師的行列,服事於現在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前身。起初診所的庫存血量不足,只有家人、鄰居願意捐血,我自己就曾因為捐血過度幾次昏厥。當然,那也可能跟手術房太過悶熱有關。後來,包括駐防的美軍與國軍等更多人加入捐血的行列,血荒問題才獲得解決。

       住在山上或偏遠村莊的病患為了就醫,往往得花上一整天跋涉來到診所。他們多半生活窮困,別說買藥,連回程的交通都成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寫張「畢大夫買單」的紙條,替他們付清費用,這件事後來漸漸傳了開來。由於自己經歷貧困的童年,我曾誓言有朝一日若成為醫生,絕對不讓窮人失望。我不認為這是一種犧牲,因為我們需要的,神必供應。

三貼載遺體

       雖然我是基督徒,但我尊重當地的信仰。有一次一位病患死亡,她的丈夫堅持要把遺體帶回家,我們取得警方許可,卻找不到計程車司機願意載運。那丈夫看見我有一部老舊的摩托車停在家門外,懇切地望著我請求幫忙,於是我只好騎車載著他與遺體,一路三貼到枋寮。那時是半夜,途中遇到臨檢,差點沒把警察嚇死。隔天那個村莊特別登報感謝我。

神恩典夠用

       後來「屏基」漸具規模,而走過肺結核危機的台灣,接著又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我們的兒童療養院收容太多病童,亟需擴建卻苦無經費。當時有位瑞典女士時常拜訪我們,她回國後,在一件捐贈的大衣口袋裡發現一張名片,她寫信感謝對方,意外得知對方願意將自己為死去女兒所預備的教育基金捐給台灣的兒童。因為多次經歷神的恩典,讓我更有信心繼續服事。

促成身障兒童就學

       一九五九到一九七四年間,我們引進脊椎矯正、輔具支架,治療了上萬名病童,但他們需要長時間的復健,兒童療養院已不敷所需,於是又成立了勝利之家。在醫療照顧之外,我們更試著向學校施壓,讓他們開始接受肢體障礙的孩子入學。一九六四年,屏東的一位校長終於同意開放兩個班級,前提是我們必須派員協助。這些孩子在學校裡成為模範生,間接促成次年政府全面開放身障兒童就學。這是我在台灣最美好的經歷之一。

醫療助人 身傳福音

       以弗所書二章十節說:「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我相信神,盡力而為,但這是神的工作,結果應當交託給祂;感謝神讓我們有這樣的榮幸,能在這裡經歷神的恩典。

       退休後我離開台灣,繼續在南美、東南亞地區從事醫療宣教,七十多歲回到挪威,一直工作到八十二歲,政府不肯給我核發行醫執照為止。我一生沒有賺大錢,但病患的笑容、感謝與善意就是最美的回報。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投入醫療宣教,以同理心去面對一個個真實的病患。我們要成為主基督的手,身傳福音,比言語的見證更為有力。

(整理/楊可玉,選自Good TV真情部落格)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