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71,587

【真實故事】 人生第二曲線

文/ 郭瑞祥

       年輕的生命像爬山,努力登上高峰、創造高峰,是人生的第一曲線。進入下半場後,體會到生命像一段旅程,尋找方向有時比速度更重要。人生第二曲線若有神的帶領,會讓我們活得更美滿。

經歷變故 依靠信仰

       十年前我擺脫罹癌陰影,又經歷妻子患病離世的過程;當時分享自己如何走出病痛,活出健康。我喜歡跑步,跑過六大馬。對我來說,運動的意義不只是追求身體健康,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透過運動找到人際的連結,找到活力,活出另一種健康的生命。

       信主時我還在美國工作,一切順利,卻突然心生感悟:如果三十出頭已在國外擁有穩定工作,接下來的人生還要追求什麼呢?朋友說我正經歷一個轉捩點,介紹我去查經班,沒想到幫助極大。後來我經歷許多變故,更能體會信仰的真實。

       發現肝癌時我四十一歲,已經回台教書。癌細胞照出來約四公分,沒有小到看不見,也沒有大到來不及;十天後接受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一的肝臟。知道生病的當下,我感謝神在衝刺中放了一個煞車器,讓我停下來思考,得著另一個重生的機會。

妻子生病離世

       妻子罹患一種多發性硬化症,沒有對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因知覺和器官受到自己免疫系統的攻擊,各方面逐漸退化,全家人都非常辛苦。岳父母也是基督徒,從加拿大回台探望。岳母對我說,雖不知怎麼安慰我,但相信神要在我們家做一件榮耀的事。

       起初兩三年,妻子雖不良於行,但意識清楚,跟我及孩子仍有交通互動。後來她發現自己似乎失去記憶,我們才真正恐慌起來。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原本妻子帶著在家教育,因為漸漸喪失意識,她開始把握清醒的時刻禱告,並向我交代生活要事。

       我在職場付出相當心力,工作與家庭在時間上互相角力。孩子的童年正是我最忙碌的時期,我努力陪伴,但不大懂得照顧。妻子離開後,我的父母及岳父母,整個家族都成為我們這個小家庭的後盾。兩個兒子雖然思念媽媽,但在同儕中顯得特別獨立,各方面發展穩定,他們喜愛欣賞音樂,身上留有音樂家母親的印記。

調整心態 走出傷痛

       有一天,教會長者來家中拜訪,師母關心我是否強忍悲痛,問我知不知道怎麼獨處。我聽懂了她的意思。所謂獨處不只是一個人過活,更重要的是調整心態,而非獨自去盡責、去撐著。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還記得怎麼生活?我快樂嗎?我有喜歡的事物嗎?

       那時大約是十年前,有些同學邀我一起去運動,參加活動時,他們關心我穿衣的配色,這些都是溫暖的提醒。我開始走入人群,並發覺當我走出來以後,孩子們就有機會融入我的生活。

建立如朋友般的關係

       早期陪伴孩子總是人在心不在,直到大兒子升高中時拒絕我去陪考,才突然醒覺,原來父子間沒有建立這種關係。我嘗試改變,神告訴我要做他的朋友,因為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適合一言堂的教養。我學著讓他先講,比方他大學想念體育系,考量他的條件和未來出路,本來並不認同,但調整心態後,我邀請同校體育系的老師來跟他聊聊,幫助他有更多了解。事後,老師告訴我孩子確實有心,我便改變想法,成為支持他的隊友。

       到了要考大學時,他主動邀我去陪考。我很開心,這代表我們找到了新的相處模式,彼此信任。

各自面對仍緊密相連

       弟弟也遇到類似的狀況。他個性敏感,有自己的想法,我安排他進私立高中,希望他乖乖念書,但高一才過一個月,他就想要轉學。台灣的教育需要經歷很多考試,弟弟認為這不是他想要的,想出國念大學,高中時期做些自己喜歡的事,發展個人特色。

       當時他才十五歲,找我談話前,已經搜尋過哪些高中有國際學校。於是我找來曾在國外念書的學生幫忙,想讓他了解小留學生生活的真實樣貌。學生聊完後感覺他想得很清楚,一個人在國外沒問題。就這樣,弟弟如願轉到國際學校,後來申請了國外的大學。

       轉學後,他開始有興趣玩三鐵,因此在他出國前一年,我提議父子三人去參加台東鐵人三項作為紀念。未來再要聚在一起參加活動,機會只怕不多。那回比賽,兩兄弟的速度都比我快,先到終點線等著。我領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我們不是合力,而是各自面對,然而在終點聚集的一刻,又感覺到家人的緊密相連。

活出健康的動態人生

       我在台大管院任教,帶的都是頂尖學生。早期跟年輕學子互動較多,隨著歲數增長,現在跟EMBA的學生更有同溫層的效應。最近幾年組隊去戈壁挑戰極限運動,建立團隊的過程需要放下自我、彼此服事,讓平時擔任高階主管的學生們學習僕人事奉與領導的精神。

       我也思考,這些職場菁英進到校園,習得知識發展的第二曲線,又因參加體能運動,產生健康的第二曲線,但在心靈上是否也有所成長?後來我與幾位基督徒同學創立「愛鄰社」,定期聚會、彼此分享,就像在學校裡建立了一個福音團契。

       時代快速變遷,學術與教育也要帶出新的想法。幾年前我觀摩國外學校,開辦了創新創業在職專班,招生反應熱烈,創造了一個社會教育的第二曲線。管理大師韓第提出第二曲線的觀念,最初著眼企業及社會,我卻在生活與信仰中得到驗證,並出書分享心得與看見。

       人生不是靜態的。神應許我們擁有活潑的生命,心意就要不斷更新而變化,「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去尋找人生的第二曲線。

 

(整理/楊可玉,選自Good TV真情部落格)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