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所思】 知足的奧義
查理蒙格曾說:「關心別人賺錢比自己更快,是一種致命的罪。妒忌真是一種愚蠢的罪,是唯一一種不可能得到任何樂趣的罪行,只會讓人痛苦不堪,不會帶來任何樂趣。……」
然而,人性似乎很難達到「知足」的境界,我們總是很容易不知不覺就陷入無止盡的比較當中。比贏了我們優越,比輸了我們自卑;勝過了我們驕傲,輸一點我們忌妒。自從我懂事以來,比較心態的千迴百轉,就好像鴉片一樣讓人難以抗拒。自卑了沒關係,總能找到人讓我重回優越的高峰!
萌生嫉妒之心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言十四章30節)。每當我聽到別人父母留下的祖產,讓後代可以少奮鬥三十年,我就忌妒那人有富有的父母。當我看到富二代炫富照時,我就對上帝忿忿不平,為何那人不是我?當各種新聞報導,不斷向我放送「樂透得主」、「當沖股神」、「房地產暴發戶」……,如何短時間致富時,我就自怨自艾。雖然外人不知道,但我可以聞到自己靈裡深處那腐爛的味道!
不如表面所見
這種景況一直延續,直到我在教會退修會遇到一個富二代老闆,才迎來了「得自由」的機會。
富二代宣稱:「這一切羨慕都是撒旦的詭計!」我心裡泛起一種嘀咕:「那是因為你享受了一切有錢帶來的好處,才能夠把這件事說得如此輕鬆吧。」他不知道我心裡的低語,繼續說道:「首先,雖然我們可以出去一趟就花上百萬,但是公司賺了好幾個億放在那邊只能看不能花,因為要春收冬藏跟應付銀行龐大的貸款,這種壓力、焦慮是你想要承擔的嗎?
再來,當你做了一個專案,按時把所有員工的薪水都發完了,才發現忙了一圈,自己都沒賺,還要聽員工罵你慣老闆,你能忍受得了嗎?最後,當員工都在享受周休二日時,我們做老闆的仍舊不得放鬆,時時刻刻掛慮公司的大小事,這種永無止盡的操煩,跟你想的躺著錢就會自動來,一樣嗎?」
有得必有失
我追問:「但那些社交平台上的富二代,總是過著極爽的生活,不可否認吧?」他回:「富二代有兩種類型;一種拚命追求自由,另一種一生成為父母金錢的傀儡。前者很早就發現父母有奴役人的財富權杖,竭盡全力掙脫束縛;後者屈服於財富腳前成為奴隸,像極了籠中的金絲雀。」
我仍不死心的問:「如果我想可以輕鬆的花上百萬,是不是應該創業?」他回:「對於想追求創業的人,奉勸千萬不要!如今回首,創業還不如當初夫妻兩人在外商打工,輕鬆愜意,即使不創業也能過得滋潤有餘。」
知足的心是大利
從這場對話之後,「知足」(提摩太前書六章6節)於我不再是一種口號。我真實看見不論是富人或窮人,「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馬書八章22節)人總是只看到創業後光鮮亮麗的一面,卻不曉得這檯面的好處,背地裡要付上多大的代價。
這一體兩面的富人生活,真是我們心中所羨慕的嗎?!當我們看透了階級就是撒旦拐騙人的伎倆,這樣的知足乃是明悟,而不是莫衷一是。
我最喜歡這位富二代的結論:「不管上帝把你擺在什麼位置,你就每天忠心做好交付給你的工作就好。」似乎使我窺見了使徒保羅的知足秘訣(腓立比書四章11-13節),就是他已經學會不論在什麼景況都能知足的那個道理。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好像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