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這個突然跳上舞台的聲樂家
最近在各大專院校熱門的話題是:那位校園情歌王子是誰?他在去年國慶典禮上領唱國歌,以前為甚麼沒有聽過他的名字?那位單憑一把吉他就能取代一組交響樂團的人又是何方人士?
方銘健博士的一把吉他,加上陳明虔先生的高亢聲音,竟能很奇妙的把歐洲古典樂曲如此響亮的搬上舞台,讓聽眾的心隨著音樂的水流,或潺潺低語或激昂高亢的飛翔在歐洲的藝術天堂裏,特別是拿坡里民謠。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卻讓台灣的樂壇大開眼界。而牽著這兩位音樂家走上舞台的,是上帝的手。
信仰是背後最大的支持
我們戲稱他們是輕鬆走唱二人組,然而他們和其他成名的人一樣,都走過一段很長的辛苦路,背後都有一雙慈母的手以禱告支撐著。在低谷時,求主耶穌的手緊緊把他們的孩子托住;在高峰時,也求主耶穌幫助孩子學會謙卑,記得感恩,歸榮耀給上帝,要孩子們別飛得太高,也別太累。
方教授在一九八八年自美國波爾大學取得音樂博士學位,曾任職輔大藝術學院院長,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兼總務長,榮獲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二○○○年更榮獲天主教羅馬教宗冊封為「騎士」。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是「愛與熱情」讓他在音樂的路上還能健步如飛。
陳明虔的父親是牧師,他自幼就在不同的鄉下教會長大,記憶裏翻出來的趣事就特別多。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姊姊,鄉下牧師的薪水微薄,要養三個孩子又要做教會奉獻的表率,生活著實不易。記憶裏的童年常常是在「飯吃七分飽」的狀態下度過。
明虔經常不瞭解,媽媽這麼會做糕餅西點,但為甚麼做好的食物卻是先送給會友的孩子吃。他小時候又很會吃,常覺得餓,卻常吃不飽。有一次他開心的等著要吃媽媽做的饅頭,蒸籠冒出的陣陣香氣已讓他口水直流,但沒想到媽媽卻把整籠的饅頭全部送給會友的孩子吃,連一個也沒留下。他懊惱著抗議,媽媽卻說:「我們想吃再做就有,他們卻不常有饅頭吃。」
明虔從小就是運動健將,可說獲獎無數。他的大哥後來當牧師,他也分享了許多件兄弟倆小時候的難忘記憶。他說:「弟弟自小長得白白胖胖的,每次有會友結婚,都找弟弟當花僮。他曾立志要當牧師,後來當牧師的人卻是我。」
學業、工作幾經波折
明虔國中時在教會擔任過青少年團契的會長,卻在服事過程中心靈受了創傷,導致信仰上也受了影響。這同時父母也發現他在聲樂方面的天份,遂竭力送他到台北找曾道雄老師學聲樂,而後考上國立藝專主修聲樂,副修低音大提琴,也兼練了低音喇叭(Tuba);代表學校出國比賽時,他是Tuba手。畢業後,入伍當兵,考入國防部示範樂隊。
退伍後,明虔進入省交響樂團擔任首席低音提琴,同時擔任中國醫藥學院等幾家合唱團的指揮,後來深覺出國進修的必要,遂著手準備。過程非常艱辛,後來如願到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在維也納的生活極盡節儉,常以便宜的麵包裹腹,當有很棒的歌劇上演時,都是他心裏非常掙扎的時刻,有幾次買了站票,那已是他覺得非常奢華的享受了。
雖然生活刻苦,但在讀完第二年時,已經把多年的積蓄用完了,彈盡援絕,不得已只好回台。經友人介紹開始到某公司任職,暫時揮別以音樂為生的日子。他漸漸在管理上嶄露頭角時,公司委派他分別到韓國、馬來西亞將有點搖搖欲墜的國外分公司重新整頓。在異地他鄉孤軍奮鬥,心裏孤寂無助時,他就以唱歌來讓自己重新得力。
而這些年中一次的小車禍肋骨骨折,導致氣量不足,高音部分有些唱不上去了。既然已不以音樂為業,也就不必太在乎了。遺憾的是,信仰似乎離開了他。父母雖然屢次勸他要上教會,但未見效果,家人所能做的,只有為他迫切代禱。
重回音樂之路的轉捩點
二○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明虔的哥哥在就任新和教會第十任牧師的感恩禮拜中,邀請他配合教會兩位姊妹的薩克斯風及鋼琴,在序樂中獻唱「我看見天開了」這首哥哥最喜歡的詩歌。他從馬來西亞趕回來,也因此讓他發現自己的高音還在,成了他結束二十年職場生活,再次回到音樂之路的轉捩點。
不久,他毅然從公司退休,沒想到巧遇方教授。方教授長久以來一直在尋覓可以配合古典吉他伴奏的聲樂人選。就這樣,一拍即合,「M & M two Michaels」音樂二人組成立,在音樂的舞台上出現了!無論在扶輪社、大專校園甚至婚禮場合的獻唱,都受到極大歡迎並引起熱烈討論。
上帝賜給明虔許多別人沒有的機會,回想這些日子,他都能感受到上帝奇妙的帶領及愛的圍繞,無論在哪裏工作,他已感受到父母、家人及友人的支持關心與代禱,其實是一股無形的幫助力量。父母及哥哥鼓勵並建議他可以嚐試演唱福音詩歌,他也不反對了。相信他回到信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詩篇一三九篇七至十節:「我往哪裏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裏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裏;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裏。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裏,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走過這段不算短的日子,表面上看起來離開了主,然而上帝以慈繩愛索牽引著明虔。希望有一天,能看到這位突然跳上舞台的聲樂家真心把聲音奉獻給主,為主而歌!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