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1,515

【真實故事】天使的確來過——安寧之父賴允亮的心路歷程

文/ 長鳴 採訪整理

  大學時,我考上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一陣子,我心裡還是羨慕老一輩的「先生」(醫生的意思),那種懸壺濟世,喜愛與人的接觸及同受苦的意願;加上在信仰中深刻感受到耶穌以柔和心懷,關照軟弱的肢體、傾聽有痼疾者的心聲,給予醫治,讓他們痊癒後欣喜回家。因此,醫療傳道的心願深藏心中。於是毅然決然再考一次大學,考上醫學系。

  當馬偕醫院組織臨終照顧關懷的醫療團隊時,我因具有藥學、化學背景,及對腫瘤病患者放射治療專業的資歷與經驗而加入。之後,繼續到英國威爾斯大學醫院緩和醫學科進修,回台後,開始積極思考臨終關懷應如何有更專業的照護。

安寧是旅程中途休息站

  當時馬偕醫院由鍾昌宏醫師帶動整合的醫療團隊,思考臨終關懷的走向,經過多次腦力激盪,也思考聖經上對臨終關懷的核心思維,最後才定調為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medicine)。Hospice翻譯為「安寧」,亦即我們不認為有「死亡」的意念;其原意是「驛站」,或是「旅程中途休息站」。當一個人面對重大疾病的侵擾時,好比一輛車開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累了需要找休息站暫時休息,穩定後還要繼續上路。休息站不見得就是「終點」站。

安寧療護的「ASK」

  安寧緩和醫療是醫療專科的一種,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下了一個定義,「當一個人罹患了會使得生命受威脅的疾病時,應採取預防、治療、緩解的措施,以減輕所有的痛苦。」這不是消極的治療,而是整合各醫療專科一起照顧患者,「是從罹病的早期就開始,全力追求晚期患者的不累、不痛,舒適而終。」

  特別是早期很多人罹患癌症,沒有很好的安寧緩和觀念,變成過度擔憂,造成「吃不下,睡不安穩」,才有「癌症最終不是病死,而是嚇死」的說法。因此,我常對安寧療護的醫療團隊說要有「ASK」技巧:A是態度(Attitude),對患者有同理心、同苦心;S是技巧(Skill),對患者要懂得溝通技巧;K是知識(Knowledge),要對疾病病程有專業判斷的知識,讓安寧療護適當介入。

照顧好身邊的這個病人

  如果,安寧緩和醫療團隊都盡心也盡力了,發現治癒率不大,病患在身體上會感覺很疲累、痛苦、沒有食慾;心理上會很害怕,擔心家裡經濟,擔心妻離子散、久病無孝子;在靈命上,覺得意志消沉,活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這時團隊也要照顧好身邊的這個病人,幫助他能盡性尊天命,珍惜與身邊人的相處時光,甚至快樂生活、圓未完成的夢,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哀傷、痛苦到肉體安息。

  「照顧好身邊的這個病人」的概念,要從馬偕設立安寧病房之初說起,當時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療程,他們會問,「為什麼送我到要死亡的地方,等臨終……」,甚至是對「臨終」很忌諱。直到有一天美國俄亥俄州的桑德斯醫師來到馬偕交流,我很認真地述說安寧緩和醫療在台灣的發展,他認真紀錄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最後我問他有什麼建議,他說,「做得很好,加油,但請你先把身邊的這個病人照顧好!」深深觸動我的心。

病人想要的照顧方式

  只是接下來半年,沒有任何病患進入到安寧病房,偶而來了一個,沒等到我們照顧,就安息了!我的信仰帶給我很深的省思和很大的安慰,能夠安慰自己才能安慰別人,「我們用心把身邊的病人照顧好,慢慢地,也得到肯定。感謝主,馬偕的安寧病房數已經有六十三床……」。

  安寧不只是關注死亡當下,而是要將時間點往前推至「面臨威脅生命」那一刻,我必須要說,人工方式的「安樂死」和氣息自然結束的「自然死」完全不同。

  從事安寧照顧久了,養成一個常常自我省思的習慣,尤其每週都有固定的病例探討,面對有些病患的痛,到底是要訂出一個SOP,用強藥效讓他好睡,還是該尊重他的狀態!因此,問題核心不能圍繞在「要救」、「要插」、「要拔」的急救選項;要思考的應該是——想要的照顧方式、希望如何被治療。

跟病人一起苦

  記得有位英國詩人說過,「天使的確來過,總是在他離開時,我們才知道!」所以,我選擇與病人一同受苦,成為安寧的守護者,「我認為來到醫院的病人都是天使,都要以感謝的心來尊重他。」對病人的痛苦,我學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對談時停個三十秒,然後溫暖的看著病人,聽他訴說……深度理解病人內心深處的不安。

  感謝上帝的恩典,今年七月,馬偕安寧緩和醫療得到肯定,我榮獲衛生福利部醫療專業獎章,我願把榮耀歸給上帝,但心裡相對沉重,當超高齡化社會來到,更多的人面臨死亡、病弱……,也都圍繞在安寧緩和醫療範疇中,如何讓病患得到尊嚴、尊重、尊榮的照顧,不讓家庭及社會悲歌響起,我不敢收劍,我知道,天使藉著長照與安寧照護必再來。唯有願與受苦的人一起苦,所產生的感動,才有力量把腳步持續下去。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