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24,303

【雲彩見證】 寫出雲彩般的見證

文/ 簡海蘭

       車子蜿蜒行在小徑上;最後停在一座巨大城堡似的建築物前,我的心中漲滿了歡愉!不只是因為剛才一路上大夥兒的暢敘歡談,更是因為我們這羣文字新兵又要在這美麗的平疇綠野間相聚,共赴一場屬靈的盛筵!

文字新兵磨成老兵

  二十多年來,我年年背負行囊參與這個文字事奉與寫作班的課程。當新兵磨成老兵時,我和其他四位「導師」,於二○二一年九月廿七至廿九日,及十月四至六日,六天十二小時,一起參與服事「神國資源文化中心」舉辦的第一次網上文字事奉培訓營,藉此培育另一批文字新兵。

  我們使用二○一八年蘇文安牧師精心製作完成的影音視頻教材。每位導師於會前即為參加學員一一代禱,每堂課分別介紹課程後觀賞視頻,再藉分組討論時間與學員互動,解答相關問題、現場練習寫作,及交付回家作業。我們用蘇老師教導的文字人「內功」——「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在第一天的課程中就一再地向新學員重複此「武功秘笈」。

用文字傳福音的推手

  二○一二年,我向《台灣中信月刊》的聖誕特刊投稿,獲主編青睞,從此得到一個發表寫作的平台,至今已近十年。每個月都要寄交一篇文稿;或真實見證故事,或個人靈修心得。但無論如何,文章完稿前除了需要反覆自我修潤,使文意順暢、文字精美外,更需要力求簡潔。也因此,這次我得以在文字培訓課程中擔任:「如何寫見證」、「力求簡潔」,及「自我修潤」三門課的導師。

  我在《台灣中信月刊》上操練寫作,更願在文字事奉的全景中,成為用文字傳福音的推手!從長期採訪整理見證的經歷,摸索出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讓有心藉寫自己/他人的見證故事激勵人心,在文字工作上服事神、服事人的伙伴們,能一起攜手同心,傳揚福音。

隨時留意,記錄採訪

  首先,個人見證分三大類:得救見證、生活見證和事奉見證。我喜歡採訪「生活見證」,雖是「清粥小菜」一碟,卻能看見神對每個人獨特的創造和帶領,從各種不同的信主經歷中,與見證者一同經歷與神有關的故事。

  其次,還要配合幾項文字人必須追求的生活型態,包括每天攜帶靈感筆記,記錄所聽所看,每天勤跑、勤問採訪感人的生命見證。我養成在各個場合中留心聽身邊人們分享「生命故事」,每當受感於不同的人生故事時,除了當場簡單筆記要點,留下見證者的聯繫方式,供日後持續採訪,並經多次的往返討論、修正,直至文稿完成。期間不斷地取捨、成形,是文章生命的大功課。

  多半,受訪者用口語述說生命故事時,因語句過於繁瑣或平淡,寫出來的字數又超過刊物需求太多,就得藉「力求簡潔」,讓文章具有文學濃度、讓畫面留白,為讀者留下想像空間,還要反覆「自我修潤」,讓文章更具可讀性、可知性、可親性,和可行性。

培養閱讀習慣

  而每月至少讀一本好書,是文字人的根基。名作家彭歌先生說過:「要成為一個好作者,先要成為一個好讀者。」這句話對我影響甚深,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奉行不渝了。回想自己曾經整夜讀完一本《米蘭山莊》,不知東方之既白;晚自習時手捧《籃球情人夢》,猛抬頭,看見教室窗外查勤的爸爸,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害我晚上睡覺惡夢連連;媽媽因著我一整天在床上讀《紅樓夢》不吃不睡,氣得把書給燒了;上課偷看瓊瑤小說,被老師的粉筆頭打個正著,甚至某天快下班時,為了看完張愛玲的《半生緣》,忘記打卡,在辦公室待到晚上警衛巡查時,才如夢初醒,收拾東西回家。所以,我的外號「書呆子」,真是名不虛傳!

  還曾選修過一堂閱讀課,老師說:「閱讀是一場野筵,好作品有不同的層面,可供讀者解讀,並且再創造。」的確,解讀經典作品,使我們一窺文學殿堂!老師要我們從閱讀中培養世界性的文學視野;他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在下筆時會有不同的觀點。他更提醒我們:文學作品反映宇宙及生活的實質,基督徒有屬靈的透視,豈不更能深切反映出這些實質!

讓生命見證成為活福音

  我們每個人都走過不一樣的人生,都有自己寶貴的生命見證,都應該學習做一個有故事又會寫故事的人。徐志摩《再別康橋》中有幾句詩:「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們除了寫自己的生命見證,還可以藉手中這支筆、這顆心,寫出周遭人的生命見證,寫出流露神真理、彰顯神榮耀的美好見證,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希伯來書十二章一至二節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讓我們拿起筆來,體悟寫生命見證時那種屬靈的經歷,並讓它成為用生命改變生命的「活」福音!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