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24,988

【中二並不病】 親職學習歷程

文/ 楊可玉

       高中生的第一個暑假多采多姿,一邊是為了演出密集加練的社團,一邊是為了比賽積極備戰的球隊,加上為期兩個禮拜的暑期輔導,行事曆上幾乎天天有活動。

活動滿檔的暑假

       第一周尤其累人。光是來回學校,參加社團或球隊集訓,已經花去他至少半天的時間,回到家裡,還要忙著各科報告收尾,預備上傳學習歷程。好不容易得著空檔,必須先陪女友,至少打打電動聊聊天,才好維繫感情;在此同時,更承受著媽媽對他重整生活秩序的期望。

       一年當中最長的假期,to-do list上卻有這麼多的待辦事項,教人不禁懷疑,行程滿檔、壓力山大的高中生,是否還有餘裕,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

學習過程充滿挑戰

       若從近年教育改革的理想來看,這項思考不但必要,而且愈早愈好。新一代的教學理念朝著多元與自主不斷前進,知識不再限於課堂及書本,成就更不僅僅單看學業成績。考招制度帶動了教學現場的風氣,過去我們的世代只能被動接受填鴨,如今則把學習的主權交在青少年孩子手中,叫他們不得不提前開始尋找未來的方向。

       公立高中普遍學風自由,排名愈是前頭的學校,愈是如此。那些剛剛通過會考考驗,進入前幾志願的大孩子們,心理上混雜著成就、自豪、興奮、忐忑……,他們往往想做很多,也以為自己可以達成很多。加上無論在家或學校,各種有形無形的管束紛紛鬆綁,自由成了一把雙面刃,讓年輕的自信膨脹,同時帶來許多未知的挑戰。

從「摸索」變「摸魚」

       很多時候,理想是一回事,現實是一回事。真實的校園生活呈現出另一種面貌,一時之間尚未確定志趣的年輕學子,抱著想要多方探索的初衷,很容易在自由裡變得放縱,漸漸失去動力,得過且過,甚至淪為一事無成,從「摸索」變「摸魚」。

       新鮮的小高一轉眼即過,學期成績結算後沒幾天,哥哥學校發布補考名單,我好奇一看,發現兩個年級加起來,人數之多,竟可坐滿十幾間教室。這些別人眼裡的「學霸」,許多可能是頭一遭在學業上遭受挫折,他們能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或是調整努力的質量與方法,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呢?

發現「人外有人」

       某天晚上睡前談心,哥哥聊起他一年下來的感觸:「在某些事情上,你會碰到一些人,他們看起來好像沒有特別努力,但就是可以輕鬆拿出好表現。」他說,「這種人我以前沒遇過,現在卻能舉出好幾個。他們的存在就是一種壓力,壓力大到讓你懷疑自己究竟行不行,甚至想要擺爛或放棄。」

     「你會覺得害怕嗎?」我問。

     「是還不至於。」

     「那,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也在某方面帶給別人這種壓力呢?」

     「以前我沒注意,現在的話……」哥哥陷入長考,沒有繼續回答。

       青少年特別需要藉著成就感來肯定自己。但不論外在表現如何,回歸發展本質,他們的心理狀態其實都很相似,既有點驕傲,又有點脆弱。懂得朝著標竿直跑的通常只是少數,多數人的自我認識尚待時間驗證,自我接納則是時有時無。於是,這段期間的高峰與低谷,便成為特別的震撼教育,因為內在情感起伏被放大,足以累積成為他們日後發展的助力或阻力。

父母孩子一起成長

       不久前剛過世的知名作家倪匡曾說:「人類之所以有進步,是因為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這句名言對了年輕孩子的胃口,也道出部分實情。文明不斷發展,確實代代有突破,年長的一輩學習能力漸弱,容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然而吸取前人經驗,又是成長之所需。以弗所書六章一至二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都想幫助孩子少走冤枉路,可惜忙著追尋自我的反骨年紀,聽不進太多勸戒的話語。因此到了第四節,神又換個角度,對為人父母的我們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聖經中短短幾句話語,包含多少智慧與耐心!我深知高一暑假是鼓勵孩子重整旗鼓的好時機,於是一邊觀察他的狀況,思考著哪裡可以更多放手,甚至以年輕人為師;一邊又在過往經驗的影響下,忍不住憂慮哪裡需要介入,什麼時機?怎麼做?

       求神幫助,這也是我作為母親的學習歷程。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