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24,214

【行在光中】 兩點間的距離

文/ 陳季讓

      「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上帝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因為上帝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所以上帝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都帶著兵器上去。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人嚴嚴地起誓,對他們說:『上帝必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一同帶上去。』他們從疏割起行,在曠野邊的以倘安營。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面前。」(出埃及記十三章17-22節)

       日本在我們的北邊,洛杉磯在台灣的東邊。但從台灣飛往洛杉磯的航線經過日本,也就是先往北飛,經過阿拉斯加,進加拿大領空,再往南到洛杉磯。

       憑著肉眼所見,這樣的飛行安排並不科學,誰都知道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但這些飛行路線幾乎都是拋物線。其實原因有兩個:一、地圖是平的,地球卻是圓的。往東飛,看似直線,卻要經過東、西經一百八十度,反倒更遠。二、太平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域,特別是北半球部分,幾乎沒有什麼島嶼。若有緊急事故,無法就近降落避險。這就是為什麼,亞洲大陸到美洲大陸的航班,大多往北飛的原因。

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出埃及記也被稱為舊約中的福音書,因為整卷的主題就是「拯救」;從為奴之地、滅族危機中蒙拯救。離開過去是祝福,如今卻是要命之咒詛所在。經過十場神蹟,法老王終於服軟,催促以色列人趕快離開埃及,免得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災難。以色列人寫下史詩級的故事,但聖經作者卻為這偉大的移民行動,留下一個小小的尾巴,強調:上帝讓他們繞路而行。

       某種程度我們能以這故事提醒自己,人生的路、信仰的歷程,往往有著相同的道理: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往往是迂迴曲折、跌宕起伏。

       人們對自己的想望,常常會不自覺地期待即時、馬上、有效、快。但真正雋永的事物,往往需要時間和過程的淬鍊。

奇妙的恩典之路

       以色列人的目的地—迦南,處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兩大古文明之間,並且是阿拉伯半島進入文明世界的交通要道上。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有兩條最合理的路徑;一條是最北邊的非利士大道(最近),另一條則是駱駝商隊交通頻繁的貿易大道。只是,這兩條道路,雖然距離短,是既成且好走的路,一方面有埃及邊防軍駐守,另一方面途經許多非利士城邦,是高度軍事緊張的地區。所以聖經註解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

       最近的路未必是最好的路,最快的方法未必有最美的結果。人生有許多的可能性和選項,但結果一定不一樣。上帝帶領他們走一條看似曠日費時、迢遠且耗心力的路,卻藉此寫下許多史詩級的經歷,並醞釀他們日後足以征服迦南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在這看似曲折迂迴的道路上,他們經歷上帝的同在與真實。以雲柱、火柱為記的行程,滿是說不盡的奇妙和恩典。

上帝的引領最美

     「交通便利」應該是台灣這塊島嶼顯眼的特色。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大大縮減城鄉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雪隧、蘇花改,近日完工的南迴,更讓東部坐實了後花園的名號。只是,當速度取代距離,我們是否不自覺地失落許多美好?是否記得九彎十八拐驚心動魄後的愉悅?北濱公路所呈現寶島絕美的身影?蘇花公路的險峻壯闊?從楓港到大武那段峰迴路轉?筆者曾經從花蓮開車回台中,只用四個半鐘頭不到的時間,但過程中只是趕路,沒有任何驚豔、開心的感覺。就像穿越隧道,你可以很快的從太魯閣到達天祥,但錯失的卻是燕子口到九曲洞間世界級的美景。走這些快又舒適的路上,你錯過的是上帝一路的造物之美。

     「跟隨上帝的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未必按我們想要的,卻一定遠遠好過我們真正需要的。當上帝引領我們繞道而行,我們將見到雲柱火柱的美景;因為「蜿蜒曲折的路上,上帝不離不棄」。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