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0,923

【生活有力】 修補

文/ 顧美芬

       有個收購舊貨再轉賣的電視節目我還頗喜歡,偶而會觀賞一下。每次看見破損的桌椅被修好,本來丟在車庫或閣樓的燈具又亮起來,不起眼的舊招牌重現光彩,沒人要的舊貨可以被收藏者視為珍寶,還能以高價售出,就讓人賞心悅目。我意識到這不僅只是符合環保意識或惜物觀念,而是有種恢復、修補、整全的喜悅。

修東補西

       我的梳妝台中有幾樣破損的小飾品或掉了零件的首飾,擱置多年後有一天我找到一家可以修補珠寶的專業店家,令我燃起希望,十分雀躍。從此,我三不五時就去那家店修東補西:請師傅修那副不容易戴的耳環、掉了珍珠的戒指、斷了一個扣環的項鍊。等修好了拿回家,總是令我有種初獲新禮物的喜悅。

新舊難合

       東西要修補得好,就得克服新舊難合的問題。老舊的皮沙發破洞,若補上新皮,很難相襯美觀,甚至縫新皮時會把舊皮扯壞,需要師傅選擇合適的材質,用巧技先上膠,細心縫補之後,才能繼續使用,並且還要讓人看不出縫補的破綻。

       人際關係也很類似,意見不合時的嚴重爭執,會使人撕破臉,彼此無法繼續保持關係。就算只是看法不同引起的小齟齬,也會扯出裂痕。而修補時,就像師傅要找合適的皮件,有韌度的縫線與大小合適的縫針,仔細縫合。在修補首飾時,要找配得上的耳環零件,用小鉗子彎到剛剛好的曲度。若是顏色不對,或材質不搭,一個是晶亮耀眼的金屬,一個是沉穩低調的古銅,也無法修補得令人滿意。

修補關係

       聖經中有名的浪子回頭故事,是修補關係的絕佳例子。得罪父親的孩子離家在外,吃過苦頭之後醒悟過來,終於踏上回家的路,要向父親認罪。而老父不計前嫌,完全赦免了這個得罪他、卻讓他日夜企盼心愛的兒子,父親張開雙臂擁抱兒子,歡迎他回家。

       因此,修補關係總需要雙方都有意願:一方回頭走,一方向前迎;一方主動,一方接住;否則背道而馳,漸行漸遠,兩方就無法相見,更不用說謙卑認錯,互相擁抱,恢復關係了。

       修補關係更需要智慧,需要像師傅一樣的巧思與細工。若以為送個禮物就可以化解,卻可能被對方認為沒有誠意,便宜行事,使誤解更深。有時候我們需要花時間與對方長談,把問題癥結說明清楚,且平心靜氣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謹慎用語,演練一番再上場。有時候需要等候,直到恰當的機會再行動,不貿然勉強對方聆聽,或接受道歉。

       孩子們對於父母的過錯,通常只要父母說聲「對不起」,就會沒事,但父母通常很難向孩子道歉,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可以用「也許你對」作開場白或下台階。成年人之間比較麻煩,能立即和好如初很不容易。但長期記仇對自己的害處比對方還多,甚至影響健康,所以為了自己好,與人修補關係是很必要的學習。

重新得力

       生活中讓人無力的原因很多,但人際關係挫敗是很大的原因。就像一直漏油的車,動力受損,無法讓我們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但修補關係又讓人想到就怯步,因為不知道對方是否預備好重修關係。但當我們勇敢地釋出小小善意,也許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多時的問題,因為對方也在等待。

       拿回修好的飾品,我會找時間、找機會重新穿戴,而不是永遠丟在抽屜角落。關係修補好,有可能重享友誼或親情,會讓我們先前的重擔脫落,滿懷喜悅,重新得力。即或不然,我們盡力做好自己去和好的部分,付上代價禱告、等候、採取行動,若對方還是不領情,我們也會享受內心的平安,有修補之後的喜悅。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