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 我們老了,要成為什麼樣子?
朋友傳來一篇文章,用幾則笑談解嘲無奈的老年現象:
「下午搭公車。一上車,拿出悠遊卡,『咣噹!』 一聲,丟進投幣箱裡了!」
「有天傍晚,我發現手機不見了,翻遍包包與屋裡各個角落,未果,鬱卒地跌坐在沙發椅上,順手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給家人與朋友群組發短信:『我手機掉了,遇到有人用我的手機與你聯繫,千萬不要相信他的話哦!』」
「我喜歡把瓜子全部嗑了再吃。今天全部嗑好後,我先清一清桌子,順手把盤子裡的瓜子仁一股腦地倒進了垃圾桶。回頭看到桌上的瓜子殼時,後悔得搥胸頓足!」
「今天早晨起床後,天冷,穿上襪子吧,奇怪,另一隻襪子找來找去始終找不到,後來才發現一直拿在自己手上!」
這些小故事不僅逗趣,也帶著一種溫暖的生活氣息。雖然是「老了」的症狀,卻透露出一種可愛,甚至有點「返老還童」的純真感。
人會改變 神永不變
猶記,母親臨終前兩個多月有很多孩子般的行為,常讓我覺得她很可愛。主耶穌也教導我們要恢復成孩子的樣式,才可以到祂那裡去。因此,老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對神的信靠。老年人經歷的苦難,足夠把他們磨成孩子的樣式,有孩子般的心腸,才能無憂無慮地信靠神!
年老,雖帶來許多無奈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它;身體會衰弱,記憶會減退,但神的恩典和信實永不改變。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仰的盼望。因為老了仍然可以有智慧、有幽默感,且知道,無論我們變得多迷糊,神永遠記得我們。
信靠神有能力盼望
曾經寫過一篇〈當我老了〉的文章。當時 因為母親剛辭世,那時,我曾藉一部連續劇〈嘿,老頭!〉消磨每個無法成眠的夜晚。主題曲〈當你老了!〉裡面有幾句歌詞:「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沈;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燈火灰黃不定……」,更常掀起我心中無限感慨!
母親離世不久,我開始了一連串的病痛;多次急診、住院,之後還有約診、複查不斷,忽然覺得自己一步就邁入了老境。然而,正因為陪伴過母親面對病痛與掙扎,才深切體會到人的軟弱,經歷到母親一路靠著信仰賜下的勇氣、能力和盼望,勝過病中的憂愁和哀傷,也因此學到要用這樣的心態去面對老境。想起幽默作家吳玲瑤曾在她的一篇文章裡說過:「要人老心不老;皺紋長在臉上,不長在心上!」因此常時刻儆醒。
活出信心和力量
其實,我也一直以為自己還年輕,直到某天搭公車時,一個年輕女孩熱情地對我說:「奶奶,您坐這裡吧!」我當場愣住,內心掙扎:該感激她的體貼?還是該為自己真的老了感到傷心?
想到棕樹以長壽聞名,「茂盛如棕樹」是指站得高,活得長;黎巴嫩的香柏樹又高又長,正是詩人看那些正直、強壯,不為風吹草動所動搖的信徒,會有這樣的力量和活力。然而,力量和活力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有信心的老年人,仍會有活潑的見證,並能以他們一生的經歷來教導我們。詩篇九十二篇十二至十四節說:「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珍惜每一天
「靠主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尼希米記八章10節)。我雖漸年老,今天仍是我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抓住今天,活好當下;活得健康快樂;活出精采質量;慢慢優雅老去,直至不期而遇的那一天,與主相見。
我老了,希望自己善良、寬容、難得糊塗,過平淡生活,能健康,生活還能自理,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做個溫柔、慈祥的老人,不會亂發脾氣;有曾經的夥伴陪同散步、聊天,回憶過去的時光;或在陽光下牽手,或在爐火旁打盹,相互嘆息,會心一笑;有自己獨處思考的空間,讓一切慢下來,靜下來,好好聆聽一會兒鳥鳴、花開的聲音;在經歷過各樣病痛的恐懼和失落之後,期許未來每一年,都能愛回漸入老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