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71,587

【真實故事】過有意義的人生——歐東豪的生命見證

文/ 李鴻志 採訪整理

        等待而不行動,可能會錯過許多機會而不自知;但不思考而隨意亂動,也可能過度忙碌,卻毫無意義。歐東豪曾經經歷一段等待的時刻,那是等待工作,也是等待如何活出有意義人生的過程。

懷疑上帝是否真實存在?

       歐東豪出生在美國,成長在加州,是標準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他周圍的朋友都是社會菁英,也很有成就,但他們對基督教都心存懷疑。東豪受此影響,也屬於懷疑論者。他曾想: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何世上會有這麼多苦難、地震、戰爭,甚至是虐嬰的事呢?如果上帝真實存在,為何不出來主持正義,立刻停止災難呢?

       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前,東豪把所經營的一家科技公司賣了,獲利不少。這使得他能夠搬進高級公寓、開高級轎車、享受高檔生活,然而他心裡仍舊感到空虛。儘管不到三十歲就得到想得到的一切,好似人生目標已達成,但實際是,物質上的富裕,並無法與有意義的人生劃上等號。正因為快速成功,心裡產生更多的空虛與害怕,使他得了憂鬱症。

真實經歷上帝同在

       東豪曾試著靠毒品來擺脫憂鬱症,但問題並沒有因此改善。後來他搬到東岸,有位朋友介紹他去教會,那是提摩太凱勒牧師(Tim Keller)的教會。感謝主,凱勒牧師所講的道很能幫助東豪思想,也慢慢解開他之前身為懷疑論者的困惑,使他更願意深思創造主與他的關係。

       後來,東豪又到香港和朋友開了一家公司。有一次她回台灣探訪親友,與女友初次在一家飯店碰面。那天,他們不約而同地談論到基督教信仰,談到一半時,東豪突然感到天花板上好像有一道曙光照在他的頭上,像觸電般,但內心卻十分平安。因為經歷到「上帝與他同在」,從那天起,他便決定更審慎地和女友論及婚嫁。他說:「那一天他彷彿像保羅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主一樣。」(參使徒行傳九章3-5節)

       東豪在女友聚會的建成長老教會受洗。結婚之後,他與太太在香港穩定去教會,並參加小組聚會。牧師介紹了一位屬靈導師給東豪,他是一位退休的教授。這教授在教會開了一門名為「perspectives」(觀點)的課,是有關宣教的課程。這課程開啟了東豪從未探觸過的領域,藉此使他更深思人生與宣教的關聯。

體會何為更有價值的事

       耶穌基督到地上來,不是為要形成一個宗教,而是要救贖全人類,用祂的寶血洗淨世人的罪,好讓人免於永遠的死亡,這是福音、是好消息。而宣教,就是將這樣的好消息傳揚。耶穌不僅為罪人死,也把「使人悔改、罪得赦免、與上帝和好」的使命,交託給祂的門徒,並吩咐他們往普天下去宣揚福音。

       上了這課程後,他與太太便決定找機會參與台灣的短期宣教,這也是東豪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那一次,他們來到台東金崙,在那裡服事原住民。藉著那次的短宣,讓東豪更加明白聖經所教導的: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成就自己,而在成就上帝的旨意;那是比自己更高、更有價值的事。

上帝預備的最好

       其實,婚後東豪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工作,他不停地敲門,期待透過工作能回應上帝的呼召,但上帝沒有為他開門。近乎三年,他們漫漫地等待,這對東豪與妻子而言都是考驗。加上孩子即將出生,他們便一起為此禱告,並設下時間點,若上帝在此之前沒有給予任何清楚的指示,東豪便要停止等待,立刻開始工作。

       不久,有位教會的朋友介紹一位朋友給東豪認識,那人正是做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公司負責人。他們相談甚歡,東豪便受邀到這公司擔任營運長(CEO)。東豪說:「這正是我想做的,公司的存在應該要盡社會責任。」有一天,當東豪回想之前和妻子的禱告,他們所求最後的期限,正是他和老闆在咖啡廳談論的那一天,他為此而深深感謝上帝。

找到工作、人生的意義

       東豪服務的社會企業,主要項目是透過旅行方式協助志工,扶助國內、外弱勢社群,幫助當地社區賦權,創造地方的生命力。例如,協助當地社區蓋書屋、或是蓋廁所等。對參與的志工而言,能幫人蓋一間簡易的房子很有成就感,也能藉此思想自己活著的意義。

       從事社會企業已兩年多了,東豪把之前經營科技公司的經驗與「perspective」(觀點)的理念相結合,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回應了上帝的宣教使命。他盼望這間公司能成為祝福別人的平台,也能拓展上帝的國度,為主發光。

       經歷之前的等待,並非沒有意義,反而使東豪走進他所期待的——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