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關懷偏鄉之路——王澤民的生命故事
王澤民從小生在天主教的家庭,家裡掛著一個十字架,上面有耶穌的雕像。每次,母親對他說起十字架的故事時,都忍不住流了眼淚。澤民看到母親哭了,自己也跟著哭,所以,他從小就認定自己是耶穌的信徒。
讀國小時,因為住家附近有教會,阿姨也常跟他說耶穌的故事,聽了之後,澤民便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
喜歡音樂進入唱片業
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的澤民,上學打工所賺的錢幾乎都拿來買唱片,家裡目前還有三千多張黑膠唱片,CD也有四千多張。退伍後,他在台北公館一家唱片行當店長,由於對唱片情有獨鍾,並且所學是管理行銷,後來就創立了基石音樂(JStone),主要是出版基督教西洋音樂CD。
妻子益齡是他公司的同事,婚後,她帶領澤民重返教會生活。當他再次踏進教會時,內心感觸良多,並問自己:「為何離開救主這麼久呢?」在民生社區禮拜堂參與聚會後,他就沒再離開了。
做父親才體會父母心
澤民四十歲才結婚,約有四年的時間,妻子一直都無法懷孕。那時,他們準備去台大作試管嬰孩,沒想到進行檢測前,益齡發現她懷孕了,這讓他們喜出望外,感謝神的賞賜。
孩子生下後,父親到育嬰室來看孫子,說:「小孫子啊!我們可盼你好久了。」這句話讓澤民十分虧欠,因為他從不知道父母何等寬容他,沒有逼他結婚或生孩子,但不表示他們不希望他有後代。如果沒有生下這孩子,澤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父母的心。當他抱起孩子時,也更加理解「人生」的意義。
城鄉差距極大
澤民和妻子曾在環宇電台作「生活音樂家」的廣播節目。有一次,電台要辦一個「聖誕節送愛到偏鄉」的公益活動,澤民為此捐了五萬元。因著捐助,才發現偏鄉孩子的許多需要。
有個小女生寫信來要一雙球鞋,因為妹妹都是穿她的舊鞋,她希望能為妹妹得到一雙鞋子作禮物。有一個老師寫信來,為她的學生要一個除溼機,因為她的學生住在山溝裡,溼氣非常重。有一個女孩子寫信來要一扇洗澡間的門,因為每次洗澡,她都會被人看到,很不好意思。讀了這些信,讓澤民深感台灣竟有這麼大的城鄉差距。
為孩子辦音樂營
因著關心偏鄉孩子的需要,他連繫到台中大甲的一所小學,並問校長:「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校長說:「我希望你們能為孩子辦音樂營。」澤民沒有辦音樂營的經驗,便說:「讓我用兩個月來研究看看。」最後,他們用暑假辦了兩梯次的音樂營,成效顯著。
他們的音樂營主要是教木箱鼓、烏克麗麗、鍵盤。五天的營會,用四天來練習,第五天成果發表。這些孩子平常因為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樂器,所以都學得特別認真,不管是打木箱鼓或是彈烏克麗麗,即使手受傷了,仍堅持繼續練習,他們不願意失去演出的機會。
讓孩子進入教會
成果發表那天,由老師主唱,學生伴奏,每位家長和孩子們看了都非常感動。有位孩子到澤民面前說:「原來我不是阿嬤口中所說的『撿角』。」澤民當下還不明白「撿角」是什麼意思,等明白後,他立即跟孩子說:「你當然不是無用的人,你是很棒的孩子。」有位外配的媽媽跟澤民說:「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她很感激他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但也說:「你們離開後,這些孩子怎麼辦呢?」澤民便介紹她去附近的一個教會,那裡有免費的課輔班、音樂班,還供孩子晚餐。
為孩子設立逐夢學堂
除了嘉義以南、宜蘭沒去過之外,澤民去了許多偏鄉辦音樂營。最近三年,他們來到台東大武的大鳥部落,也在那裡設立一個「逐夢學堂」。
當他跟當地校長洽談時,他問:「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因為疫情的緣故,他們不能做實體音樂營,就改為線上教學。但學生沒有平板設備,怎麼教他們呢?澤民問校長:「需要多少台平板?」校長說:「需要一百零四台。」澤民答應後,回到辦公室,便大哭起來,因為如果募不到,就要由協會來買單,但協會沒有那麼多錢。後來,他從各地募了部分二手、部分全新的平板,竟然超過兩百台,真的超乎他所求所想。
從不信任到被接納
在偏鄉地區幫助當地原住民,一開始不容易被信任,因為他們曾被平地人騙過。只因澤民有做音樂營的口碑,加上募集了一些冬季氈子、補體素、食物要送給當地的獨居老人,他們才漸漸被信任。
現在,妻子留在台東大武陪伴學堂的孩子,澤民則台北、台東兩地跑,因為台北還有年長的父親和兒子要照顧。每當他要回台北時,當地原住民都會問他:「你什麼時候回來呢?」彷彿他已被當地人接納了一樣。
他們夫妻投身做義工,因為他們相信這可以改變孩子們的一生。有些貧困的父母會把孩子賣了,或有孩子受騙去當詐騙集團的車手,這都不是澤民所樂見的。
持續關懷偏鄉
路加福音十五章耶穌曾說了「失羊」的比喻,祂來到地上就是要去尋找迷失的羊;與耶穌一樣,澤民與益齡也是如此。雖然他們還未達退休年齡,但已看到神為他們開創的新路了。
關懷偏鄉的路還很長,澤民與益齡需要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好讓他們可以做得更多,也做得更廣。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