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9,093

【人生上映中】 《怪胎》:看似怪胎,卻是所有人的故事

文/ SHINYU

       當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已經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氾濫流竄,小小的台灣還有什麼樣的愛情故事可以訴說?今年八月正式在台灣院線上映的《怪胎》(i WEiR DO),驚喜地是一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別出心裁的戀愛小品,不但以「台灣首部iPhone電影」作號召,劇中美術佈景的魔幻風格與強烈配色、特殊卻能召喚共感的故事設定,都相當引人矚目,片中情節則讓人重新思考自身的世界觀與愛情觀。

起初天造地設,最終天差地遠?

       男女主角分別由林柏宏、謝欣穎飾演,兩人都得過金馬獎最佳配角。在《怪胎》裡,他們都是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男方有著嚴重潔癖,出門得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一有空檔就會忍不住洗手,因此非不得已絕不出門,也沒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女方除了潔癖外,在外超過四小時皮膚就會嚴重過敏、長出紅斑。

       強迫症是讓人無法克制地重複行為,兩人每天準時起床、準時出門、準時就寢,一舉一動都像一部永不誤點的機器按表操課;原本都認為自己注定孤單終老的兩人,卻在一次難得的出外日相遇了。

就像每場愛情的萌芽,雙方認出了專屬於彼此的暗號,馬上認定對方是在這將自己遺忘的茫茫世界裡命中注定的唯一。一拍即合的兩人,彷彿陷入一個希冀已久的夢想世界,以只有彼此才了解的節奏,過著甜蜜的熱戀生活……。直到有一天,男主角發現自己的強迫症莫名消失。

     《怪胎》想談的其實不是天馬行空的愛情或罕病患者的處境,而是所有感情都會遇到的課題:當一段關係失去了起初彷彿天造地設的共通點,還能維持下去嗎?

當兩個人的步伐不再一致

       一段感情的維繫在於雙方兩個「人」;既然身而為「人」,就是可能不斷成長與變化的。《怪胎》的男女主角尚未走入婚姻,因此還有機會按下停止鍵,避免給出超越目前狀態的承諾,也不用害怕結束一段不適合的關係,然而,如果面臨類似困境的是婚姻關係,還有找到出路的可能嗎?

       以暢銷著作《愛之語》(The 5 Love Languages)聞名的全球心理諮商師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在新作《咦?不是你去刷馬桶嗎:結婚前早該知道的12件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we got married)一書裡,提及感情關係裡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態:「出現問題是正常的!」每當遇到爭吵或瓶頸,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嫁/娶錯人了!」「如果當初遇到對的人就不會這樣!」但蓋瑞說,爭執不代表你遇錯了人,它只不過證明你們都是人。

是否能一起面對問題

       天地萬物都是不停變化的有機體,那麼怎麼能期待兩個有機體間的關係沒有任何擦撞呢?尤其,對一般人而言,婚姻時光大多比戀愛時間長,甚至將佔去我們至少一半的生命,而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期待不會出現婚前那段短暫時光裡沒有遇過的問題,仔細想想就知道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比起「問題」本身,更重要的是,確認對方是否為「能一起面對問題的人」。

       這也是為何「婚前輔導」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透過專業、精確的引導,能夠幫助即將走入婚姻的伴侶更早、更深入地熟識彼此,不只是認識目前關係的狀況,更是確認對方的品格、信念、態度,是否是適合攜手走下半輩子的對象。

關鍵不是一模一樣,而是一起前進

       若已身處婚姻,蓋瑞也提出首先面對問題的方法:「如果發現彼此想法有出入,第一步其實不是『表達』,而是『聆聽』。」當我們將「我們需要談一談」,變成「我希望有時間好好聽聽你的想法」,就會製造完全不同的氣氛。在彼此尊重、接納的前提下,也較能互相妥協,共同想出「我們的方式」來應對,而不是單向依從「某一方的方式」。

       當兩人都無法妥協時,仍然有「再商量」可以選擇。「這種方式代表『此刻我們沒有折衷的解決方法,但我們暫時同意雙方對此有不同意見。這樣吧,我們過一陣子再一起討論,但這段期間,我們仍要彼此相愛、互相支持,不要因為這件事毀掉我們的婚姻。』而這其實是大部分夫妻最容易遇見的狀態,也是最實用的模式。」

       當我們明白「委身」的意義,是兩個人決定一起走上一條路,關鍵不在我們的步伐是否真的一模一樣,而是我們仍願意一起走在這條路上,在不停變動的世事中,仍然選擇彼此理解、彼此相守,或許會有更多「怪胎」不再孤單委屈,而是找到專屬的幸福吧!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