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4,297

【中二並不病】 中年危機

文/ 楊可玉

       年輕時我們夫妻的身材,套句時下的流行語,那叫「紙片人」。兩個孩子遺傳爸媽,都是只長個子不長肉。

胖、瘦不如健康重要

       親友見面,總說兩兄弟太瘦,鼓勵他們多吃一點。其實成長中的青少年,哪個不是飯桶?每天回家東西一丟,先去翻冰箱,正餐、點心從沒少吃過。倒是爸媽步入中年,食量明明愈來愈小,體態卻是愈見發福。

       孩子小的時候,我天天注意他們的飲食,帶著出去運動、活動,為的是要他們健康成長。如今孩子大了,我開始回過頭來,較多注意自己吃進了什麼,勉力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胖不胖還在其次,伴隨年歲增長,看見長輩、親友和自己身上陸續浮出檯面的健康問題,才更是讓人心生警惕。

       這,算是對中年危機的一種覺醒嗎?

活到老 學到老

       近年來,我們的社會一方面不斷邁向進步、富裕,平均壽命提高;另一方面,生育率不斷下滑,晚婚、晚生帶來的少子化現象,造成國家未來的隱憂。現代父母由於生養不多,對孩子從小投資、栽培,大多用心不手軟,然而在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更應關注的,或許是自己的身、心、靈,在人生下半場,能不能健康而有尊嚴地老去?

       於是,除了養生,「活到老、學到老」,便成為中年危機的另類表現。

       大約兩年前,為了慶祝高中畢業三十年,校友們彼此尋覓、聯繫,籌組大型重聚活動。一些當年樂隊的同學集合在一起,或租或買,拾起樂器,從頭開始練習。他們的演出相當成功,以至於重聚過後,熱情不減,在教練鼓勵下,決定組成樂團,固定團練、定期發表。

重新開始吹奏

       高中時期我雖不是樂隊的一員,但因其中有位國中同班好友,知道我吹過木管樂器,也有興趣,便邀我加入。當媽媽這些年,陪著孩子學音樂,做他們的忠實聽眾,內心其實一直渴望有機會重溫學生時代的熱情。這時興致勃勃地拿出塵封已久的樂器,做好從零開始的心理準備,不過,唉,歲月真是不饒人!剛開始重新吹奏,比起記憶中的初學還要費力百倍,不但上氣不接下氣,甚至全身肌肉僵硬,導致嘴痠、手痛,連頭都暈了起來。

有計畫 有難處

       兩個兒子平時被我盯著練琴,如今每天看著我的笨拙,感受應該有點複雜。有時他們忍不住好笑,學銅管的哥哥打趣我說:「看吧!妳自己還不是『英雄氣短』?」練弦樂的弟弟則是含蓄又充滿同理:「手指要動得又快又準,真的很難。」

       但憑良心講,他們都比我來得包容又有耐心,從不嫌棄我的笛音嘲哳難為聽,還常鼓勵我,說我大有進步。

今年開春不久,我接受老師的建議,報名比賽作為目標,給自己一個展現成果的機會。計畫啟動後,我練起來更加勤奮,然而家庭與工作的壓力照常在每天的生活中交錯,娘家母親忽然爆發失智前兆,更讓一切增添變數,經常面臨分身乏術的窘境,唯恐顧此失彼。

學習耶穌禱告的榜樣

       時序進入暑假,比賽的腳步近了。雖然每日鍛鍊鮮少中斷,短短五分鐘的一個樂章,仍舊沒法完全掌握。我明白有些學習不能速成,因此並不心慌,只是按著步調繼續走,將所有的不確定,全都放在禱告裡。

       禱告是中年危機的最後一道解方。馬太福音十一章廿八節,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當知道自己被賣,面對難以勝過的憂傷,耶穌同樣倚靠禱告,甘心順服,成為我們最好的榜樣。

面對困難 找到初心

       最近某個傍晚,弟弟練琴時,想起幾年前他參賽的自選曲。記得當時覺得難度很高,怎麼也達不到老師的要求,甚至還曾在小日記中寫道,對這曲子感覺早已麻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傷疤」。

       如今時過境遷,他翻開樂譜,隨手演奏起來,最初的感動又再浮現。當遇到卡關不順之處,他笑笑,拿出一張便利貼,貼在樂譜旁,用一個個的「正」字把練習次數記錄下來。這個方法得自我的老師的傳授,不久前才與他分享。他對我說:「媽媽,我覺得,我好像能夠找回自己學琴的初衷了。」

       感謝神!中年的我,對人生更多體悟;青少年的孩子,對父母的榜樣,也有更多看見。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