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25,006

【真實故事】 新任神學院院長的異象——譚國才的生命故事

文/ 李鴻志 採訪整理

      一個人如果不真,他有資格談善與美嗎?如何評估一個領袖是否真?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看他如何面對自己的軟弱。

       譚國才四歲時,就由母親帶著進到教會;為他的屬靈生命扎下根柢的,是在浸信會聖光堂牧會的黃懋昇牧師與黃何綽儀師母。黃牧師有著牧者「忠誠謙和」的特質,黃師母則有宣道會「開荒、吃苦、火熱」的精神。他們的特質對國才的信仰有極深的影響。

面對人生的轉捩點

       廿五歲是國才人生的轉捩點。那年暑假,他去參加校園團契主辦的「青年宣道大會」。會中,一個問題緊緊抓住他:「上帝要我這一生做什麼?」經過一個月的尋求,他認定上帝要他一生「服事主」。

       一年多後,他考慮是否要去讀神學院,作傳道人。可能因膽怯,或因捨不得屬世名利,他向上帝要一個讓他無可否認的確據,但卻一直得不到。

       招生截止日期快到了,他焦慮地去禁食禱告,向上帝要確據。上帝反問他:「你作信徒,不是因信稱義嗎?為什麼作我僕人時,就不能因信而行呢?」他覺得上帝要他相信主,而不是倚靠「超自然」的神蹟作為證據。

是牧養教會 還是教學

       國才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就讀時,顯出在學科上的資質;當時的教務長蔡瑞益牧師詢問他是否願意接受師資培育的邀請,他回答:「我蒙召是要牧養教會,不是要作神學院老師。」蔡院長便請他繼續禱告。畢業後,蔡院長仍不時詢問他尋求的結果。

赴美攻讀神學博士

       一九九○年,他去蕙蓀林場參加同工退修會。那晚他睡不著,望見窗外圓月高掛,便起身獨自漫步林間,隱然覺得主耶穌與他並肩而行。他內心詢問主:「是否該出國讀神學?」那時「兩千年福音運動」正大力推動,要趁主再來前將福音遍傳。他問主:「聽說祢可能公元兩千年就要再來,我若出國讀個五年神學,豈不是只剩五年可傳福音了嗎?這樣我還要去讀博士嗎?」他覺得耶穌回答了他:「你怎麼知道我再過十年就回來?如果我五十年後再回來又如何呢?你願不願意為著培育未來的傳道人去受裝備呢?」於是,他和師母便在一九九二年去美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察驗內心行事動機

       一九九七年返國,一邊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教學,一邊在聖光堂牧會,過著蠟燭兩頭燒的生活。聖光堂的聚會人數有顯著的成長,在十二年間從六十人增加到二百四十人,但這樣的服事真的討主喜悅嗎?雖然他大多時候是因愛主愛人而服事,但他自覺動機不純,如同摻雜追求成就、追求教會增長的酵一樣。這不單純的動機,有如水池中的破口,把聖靈中的喜樂與能力給漏掉了。他偶爾也意識到有焦慮、比較心、逃避壓力等症狀。

認罪得釋放自由

       二○○九年,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後,他感到聖靈催促他去教堂禱告。他走到第一排座椅,才剛坐下,就感到聖靈責備他:「你愛我的心不純,你的心摻了不潔淨的酵;你靠自己追求成功,想得人的稱讚。你若專心愛我,難道我不能藉你運行更大的能力嗎?你,攔阻了我的作為!」聖靈的責備,讓他羞愧得淚流滿面,久久不能自已。他在悔罪中尋求,問神:「我該如何行?」

       他自覺需要主為他除酵,也知道需要主來醫治他背道的病;但醫治需要時間,他深知患病太久、中毒太深。因此,決定用四十天禱告,前七天完全禁食,之後的卅三天則每晚餐禁食祈禱,求主使他從追求成功的慾望中得釋放。

       禱告中,他感到寬恕、重得喜樂,且愈來愈享受主裡的輕省與自由。

承接神學院院長

       從此,他建立了時時歸回基督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有信心在後來承接「浸神」院長的重任。

       二○一九年新春大年初一,天還未亮,他如常來到神學院的大禮堂;在禱告中,他領受上帝對「浸神」的心意:「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以賽亞書二章2-3節)

基督至上 愛主第一

       台灣有好多「山頭」,但高舉基督的聖山在哪裡?「浸神」位於台北信義區的一座小山上。二○二一年接任院長後,他勉勵同工們一起實現這聖山的異象,不僅讓學生流歸這山,更要以愛主第一的心來高舉基督,讓「基督至上」的院訓重現光輝。

     「浸神」在台設立七十年,校舍已老舊不堪,需要整修重建,而且迎向新世代的挑戰,也需要新建多媒體大樓,好讓硬體空間呈現基督的美,在功能上發揮基督的善,以傳承基督的真。

       這些硬體的更新,皆是為了踐行教育的使命。譚院長肩負許多責任,希望「浸神」八十週年時,能有二十位學識精博、愛主第一的好老師,並且未來十年間還要栽培三百二十位能生、能養、能開拓,能靠主復興教會的傳道人。

      平時,譚院長喜歡寫書法,他把從主領受的異象——「基督至上;愛主第一、愛慕主道、愛行主道、愛傳主道」,請人刻在石頭和鐵板上,放在圖書館入口處,作為與同道們一起努力的方向,也祈求從主領受的異象能早日實現。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