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0,917

【中二並不病】 金蘋果的智慧

文/ 楊可玉

       這段日子以來,大考當前,又逢一年一度、中學階段最重要的運動賽事,向來皮膚不算差的兒子,不但臉上冒出一堆痘痘,還在短期內連續長了兩次針眼。第二次去眼科就診時,他被問到現在幾年級。「高三了啊!」醫生聽見回答,充滿同理地說,「功課壓力一定很大,難怪……」。

       就寢前,兒子自己點好眼藥,我替他弄來熱敷包,打算利用機會來個久違的睡前談心,看看能不能幫助他多少消減一點心理壓力。

了解壓力來源

     「我都不好意思回醫生說,考試就是考試,其實沒什麼特別感覺。」兒子拿起熱敷包蓋住眼窩,嘆口氣,一頭倒在床上。

     「嗯。高中最後一年比賽了,秒數沒有明顯進步,對你來說,這個心理壓力應該比較大吧!」

     「……」

       看他沒回應,我又接著說:「不過,練到一個程度,還想繼續進步,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唉!」他再次重重嘆氣,「是球隊的事比較煩!」

     「咦?你說畢業活動嗎?」「嗯。」

     「最近好像看到球隊發出一系列IG動態,我有在想,雖然你說不參加沒關係,但心裡會不會有點介意?」

     「介意嗎?我的確很介意!不參加就算了,跟我借球衣去拍照,拍完總該還來吧!」

       話匣子打開,才知我原先的擔心都不是重點,而是另有隱情。原來兒子上高中後加入球隊,說好平日在校配合練習,假日保留給個人單項訓練;怎知交棒到高二學弟手上以後,新上任的隊長不買帳,衍生出一連串的不愉快。

       為了避免正面衝突,兒子決定以賽程撞期為由,放棄趕場參加球隊活動。但心頭的疙瘩在那裡,一點小事就容易引爆情緒;又因情緒波動,很多事情拖著沒去處理,反過來造成更大的壓力。

免於落入說教

       聽著他的抱怨,我想說點什麼,卻在話語出口之前,驚覺到自己滿腦子除了換位思考、彼此饒恕的老生常談,只剩下責任、成就、前途一類的說教。我很想提醒他:下禮拜的個人賽,才是你該在意的;下個月的大考,才是你該擔心的。球隊的事既已決定放下,就乾脆一點,留在心裡反覆糾纏,只是搞得自己心神不寧,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意義呢?!

       心中一瞬間閃過的念頭,讓我忽然警醒過來,想起耶穌曾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加福音六章45節)特別後面說教的部分,讓我捫心自問,難道,我在意兒子的表現,更甚於關心他是不是內心受了傷?

當個傾聽者

       聖靈提醒我在此刻保持安靜。十八歲的大孩子,從小教導他神的話語及榜樣,他難道完全沒想到應該彼此饒恕?不過是一時的情緒過不去而已。至於對自己的未來,他當然有期待、有想法,也有責任感。比賽與考試有多重要,孩子心裡比誰都清楚,結果好壞,也只有他自己能擔。

       冷靜下來以後,我刻意收斂,避免把「談心」談成「碎念」,努力當個稱職的傾聽者;等他說夠了,簡單幾句回應,便互道晚安。當媽媽這些年,「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畢竟是實實在在、認真操練過的。

       其實,學生時代參加社團、校隊,關於人際互動或衝突,我有一肚子經驗可以傳授。然而人在激動時,需要的是接納與同理,建議或勸戒若說得不是時候,聽來可能都會變調。回想自己血氣方剛時,也曾因為長輩幾句無心話語而賭氣,如今,我提醒自己不要惹兒女的氣,學習勒住舌頭。

說合宜、智慧的話

       事隔兩天,再次提到球隊話題,兒子已是心平氣和。

     「我想過了,等活動辦完再去要回衣服就好。」他說,「他是後來新加入的,我們不熟,他不是我生氣的對象。」

     「哇,你怎麼這麼理性?」我故意打趣,「看不出來,前兩天還七竅生煙哩!」「我也只是在家裡發洩發洩罷了。」兒子笑笑回應。

       後來我們又聊了許多,我的那些經驗談或當年勇,孩子聽了也深有會心。箴言:「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廿五章11-12節)神的話語滿有智慧與能力,果然句句不落空。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