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71,587

【親子幸福拼圖】生命中突如其來的天使

文/ 林碧雲

  「即便生命給了你一個瑕疵,一個缺陷,我父親教會我面對恐懼,我女兒教會我面對人生,即便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媽媽,典範的爸爸,我們都是邊做邊學。」這是近期上映電影《最美麗的意外Two Is a Family》中的一段台詞。

學習成為父親

  《最美麗的意外》男主角原本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在法國蔚藍海岸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某天,前女友突然抱著一名女嬰現身,指名他是孩子的父親,隨即搭上計程車離去。男主角抱著女嬰追到英國倫敦,想交還孩子卻找不到媽媽,由於盤纏用盡,他被迫定居倫敦,成為收入高但風險也高的特技演員來養家,和小女孩展開新的生活,開始學習成為一位父親。

  一名單身父親扶養女兒,格外容易把女兒寵過頭,不論電影或現實中都有這樣的狀況。他為女兒把家打造成遊樂園,送她到最好的學校就讀,把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打造成充滿想像的魔幻時刻,只希望女兒天天開心快樂。

  這對親密父女檔讓眾人羨慕,只是女兒內心的缺憾,父親卻沒辦法填補,即使他為缺席的母親編造謊言,同時身兼母職代為回電子郵件……。就在此時,媽媽卻突然現身,要求獲得女孩的撫養權。

我忘了帶一樣東西

  媽媽為了搶回監護權,不惜採取親子鑑定,小女孩看著法律文件:「這只不過是一堆文字罷了!」以孩子的角度而言,厚重的法律文件不代表什麼,當法院判定女孩必須跟著媽媽走,車子出發前,她告訴媽媽:「我忘了帶一樣東西。」她奔向父親的懷裡,那份深刻愛與接納讓她無法遠離。

  愛的團契是人與人之間最美的互動!電影裡的玩咖浪子因著意外成為父親,為養育孩子,他拋棄一切跳下去,燃燒自己沒有回頭路。電影中,女兒曾對爸爸說,她長大後也要像爸爸一樣當個特技演員。

父母,孩子的模仿對象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學在心裡。研究指出,孩子零至三歲期間正值大腦發育的高峰,這段時期父母的行為皆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足以影響一生。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影響深遠!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表示,父親的教育促成他日後對每一件事物都用心思考的態度。他在自傳裡提到:「我的父親很喜歡讓我自己思考問題。例如有一次,我很好奇為何玩具車上的小球在車子移動時會向後移動。我去問父親,父親不立刻告訴我原因,而是要我仔細分析結果。結果我發現並非小球向後移,小球依然停留在本身的位置上,而是車子向前移動而造成的錯覺。後來我知道這是牛頓第一定律。」

教導孩子言而有信

  古代有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用行動教導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故事講述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但小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曾妻哄騙兒子:「你回去等著我回來殺豬讓你吃肉。」

  當曾妻從街上回來,卻發現曾子真的要殺豬,她急忙勸阻:「我只不過哄哄孩子罷了。」曾子說:「不要跟孩子開玩笑。孩子年幼沒有分辨力,父母的言行具有影響,孩子凡事跟著學。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你的樣子騙人。做母親的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母親。」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煮了肉給孩子吃。

用上帝的話引領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都要跟著學。箴言提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父母的教養方式,造就孩子將來的生活方式,用上帝的話引領孩子,幫助孩子如同一棵小樹順著支架的方向生長。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