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1,483

【真實故事】一顆福音的種子——施祐呈的生命故事

文/ 李鴻志 採訪整理

   試想,一顆福音的種子被撒在心田上,沒有給予特別的照料,只順其自然發展,不知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祐呈還是小孩子時,曾和父母到過教會,也參加過兒童主日學,但八歲時全家一起移民到加拿大,他開始學習作小留學生。

  福音的種子是父母播下的,但誰能使它成長呢?若不是神叫它成長,祐呈的一生也不知為何而生、為何而死。

經歷第一個風暴

  祐呈讀大一時罹患了癌症。那時他的父母已回台灣定居,得知消息時,祐呈已被送上手術台了。所幸,開刀順利,癌細胞沒有擴散,一個月之後,他就可以下床走路。

  這對祐呈而言,算是人生中的第一個風暴,但他說:「這樣的風暴,還遠不及回台灣工作後所遇的另一個風暴來得震撼。」

  祐呈在加拿大修電機工程,畢業後,二○○九年回台灣,在龍潭上班。跟一般教友一樣,他找了教會聚會,先到台北懷恩堂參加禮拜,但去了一兩次之後,覺得舟車勞頓,就不再去了。

生命消失前的警訊

  有一天晚上睡覺時,他覺得胸口悶,非常不舒服,像心肌梗塞的前兆一樣。生命瞬間就要消失的警訊,讓他回想生命到底是什麼?僅此一生中,人最大的需要是什麼?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他需要耶穌。

  後來,他回到台北的公司上班,也固定參加懷恩堂的英語堂聚會。那時英語堂有位宣教士邀他參加成人主日學。祐呈開始接受聖經裝備課程,那顆福音的種子在他心中才正常地成長,否則他的生命很可能會因為扎根不深,太陽一出就被曬死了。

教學相長受益多

  受裝備一段時間後,祐呈開始在教會教導初信造就班。這課程,至今上過十個循環了,受洗人數已有二十多人。後來,有位弟兄邀他到BSF英文查經班,他在那裡開始學習帶領青少年讀聖經,目前進入第五年。

  祐呈很能體會耶穌所說大使命的意義:「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廿八章20節)從教導中,他看到自己要學的還很多;若不教,他不可能有此發現。他明白「教學相長」的意義,也就是《禮記》所說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電話讀經建立門徒關係

  四年前,有位弟兄邀他每週一次在電話中一起讀聖經。用這方式與對方一起讀經,既節省時間,又能留下美好的學習經驗,讓他很喜歡。他說:「這讓我養成六天自己讀經,第七天跟對方一起分享的習慣。」在電話中,他們不僅分享聖經的亮光,也分享過去一週中所學到的功課,使他們的生命都得到了滋潤,因而能持續,除了特殊原因,從未中斷過。他們的共同看法是:每週一次的電話讀經,讓他們有一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感覺,藉此也建立了他們平凡而真實的門徒關係。

  由於有同伴同行,讓他養成三十一年來從未有過的恆心讀經法。以前他試過各種讀經法,皆因不同的理由而失敗,唯獨這次,已經超過四年了。無論到加拿大、美國、大陸出差,都沒有中斷。這不只養成他美好的生活習慣,也讓他更加相信:屬靈生命若要成長,必要恆常吃神的話。

從受教者變成教導者

  祐呈分享他的經驗說:「走屬靈道路,若要堅定走下去,互相問責(accountable to each other)非常重要。末日,每個人都要向神交帳,但那一天來到之前,我們都可以學習先向人負責。」正如每七天一次的電話讀經,就是一種「相互問責」。在電話中,他需要被對方所問,也需要聆聽對方。這就是一種問責的人生,惟有擁有這樣的人生,才能延伸觸角,關心別人的需要。

  過去兩年來,祐呈都用自己的年假,隨從牧師到國外去短宣。一開始,他們帶領當地的學生,建立以聖經為基礎的假期學校。但印度對基督教的迫害頻繁,使他們的團隊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去帶領,現在只能訓練當地的教職員學習原理,讓他們自己來帶學生。

  祐呈說:「凡事都有神的美意;因為給人魚,不如教他們捕魚,才能讓他們終身受益。」從加拿大回台,八年中神改變了他,讓他從一個快要離開神的人,變成受教者;再從受教者,變成教導者。

  祐呈教導初信者時,藉著講解「知罪」、「認罪」、「請求原諒」、「信耶穌得救贖」、「靠聖靈行事」等課程,神不斷地教導他,使他的生命成長,變得越來越有基督榮美的形象。

靠主活出豐盛生命

  回頭看這顆撒在祐呈心中的種子,照人的想法,會有不同的發展。有可能因著不信,種子的生命就枯死了;有可能因為扎根不深,種子提早結束了生命;也有可能因為思慮愁煩,結不出好果子來。但神的想法超過他的想法,祂使祐呈的種子成熟長大,結出百倍的果子來。

  回想那次心肌梗塞前兆,對祐呈是個好消息;藉此,他才能重新思想人生的意義。得了福音的種子固然是好,但生命靠耶穌而生、為祂而活,才能結出百倍的生命來。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