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71,587

【寫給真理的追尋者】鼓腹感天恩

文/ 楊雅惠

   冬至節日,台灣向來有搓食湯圓習俗,既象徵度過冬日增長一歲,也含有闔家團圓之祈願。

  台灣詩人高春梅有一首五言律詩《冬至搓丸》,由女性特有的視角,將食物細膩地描繪,讓人情生動地展現:「至日團圓節,磨搓滿玉壺。輕紅如瑪瑙,潔白比明珠。掌上彈丸落,鍋中黍粒濡。一陽來復早,喜動小兒呼。」

  詩中首先點出時節事件的現實線索,然後由視覺欣賞紅白兩色湯圓,並以飾物比喻其珠圓玉潤;接著敘述煮食過程的動態,廚藝之動作流暢、工夫純熟,在物(彈丸)與身體(掌上)的親密接觸下,心與物似已如湯圓般融合為一。結尾更見巧思——當陰陽消長、一元復始的消息,在小孩的驚呼聲中表現出來——這便讓人領悟:浩瀚宇宙與微渺生命的緊密關係,似乎端賴此湯圓地牽引……。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族群總有其特殊的飲食文化,而食物中的滋味,更是人與世界的神秘連結。耶穌在世上的祈禱文中特別感謝天父:「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六章11節)我們既有如此豐富美好的飲食文化記憶,豈不應感謝那創世愛人、厚賜百物的神?

  我很喜歡另一詩人李如月《曙色》詩中所說:「鼓腹感天恩」,「鼓腹」出自《莊子.馬蹄》之典故,遠古時代的人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這樣的飽足喜樂,顯然必出於某種天賜恩寵。最日常的飲食豈不含藏了最終極的意義?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