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71,587

【大手牽小手】趁熱

文/ 楊可玉

   就快十二點了,我拎著便當袋,同幾位熟面孔的家長在校門口等著。鐘響前後,沒訂營養午餐的孩子們陸續出現。有的一見面就來個飛撲,有的東躲西繞跟爸媽玩起捉迷藏,也有的孩子看上去就是安靜不多話,便當袋接過手,默默地便轉身走回教室。

甜蜜的撒嬌時刻

  「吃什麼?吃什麼?」弟弟一如往常,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出來,先是兩手撐著膝蓋喘了幾口大氣,接著又一把抱住我,拿頭直往我身上鑽(擦汗)。

  「燉飯。」「燉飯?裡面有什麼?」

  「菜啊,肉啊。」我笑著敷衍。

  「有起士嗎?」「有。」「那別的咧?」

  「蘋果。」「湯呢?」「濃湯。」

  「什麼濃湯?」「就濃湯啊!喝了不就知道了。」

  弟弟歪著頭往上瞄一眼,小嘴一癟,沒說一句話,又鑽回我的外套裡。

  「趕快回去趁熱吃吧。」

  「回去還不是要等大家一起開動……」

  根據學校門口警衛先生的說法,我們家弟弟還不算頂賴皮的。有個孩子總是又抱又親,捨不得媽媽離開,還有一個,每天中午直接在校門外停著的自家車上吃飯,吃完了再讓媽媽把便當盒帶回去洗。「會撒嬌的都是男生!」警衛先生忍不住好笑。

一舉兩得

  剛開始決定給孩子送便當,想法其實很簡單。因為兩兄弟吃飯速度太慢,只吃一碗不夠飽,再想多吃,飯菜早被那些動作快的同學先一步搶光了。每次放學回到家,他們第一件事就是嚷著肚子餓,以至於後來準備自己的午餐,我總要預留一些份量。既然都要多煮,我想,不如乾脆趁熱送去學校吧。

  比起鄰國日本,台灣學童幾乎全訂營養午餐,媽媽送飯的比例不高,因此,做便當不須花工夫造型,沒有太大的壓力。不過限時限量的美味總是令人垂涎好奇,據兄弟倆回家轉述,天天都有同學在桌前圍觀,所以菜色不宜太寒酸,偶爾點心還得加量,讓孩子可以大方分享。

林林總總即時分享

  因為送便當,我跟孩子每天多了一次碰面機會。除了關心吃什麼,他們也會迫不及待分享早上發生的事情。

  分享裡有開心的:

  「媽媽,我一百公尺跑十七秒!」

  「媽媽,老師說我畫的圖要參加美展。」

  有不開心的:

  「今天的社會課好無聊,我快睡著了。」

  「我今天忘記帶直笛,要被扣點。」

  當然也少不了這種:

  「媽媽,快,這張幫我簽名,昨天忘記帶回家了。」

及時的引導和幫助

  記憶最深刻的是哥哥五、六年級的早期叛逆:第一次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責備的忿忿不平;第一次寫作文被整段打叉的心酸委屈;還有無數次與老師、同學起衝突,不被理解的激動中帶著一股連我都感到陌生的狂傲狠勁……。

  每每聽他語無倫次的抱怨,用力把暴怒的孩子揉進懷裡,直到他安靜下來,我都在心裡為他禱告並感謝。箴言十九章十八節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十三章廿四節又說:「……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感謝神,量給我們這樣的便當時間,讓我能夠及時出手,在孩子仍願意順服媽媽的時候,「趁熱」給予支持及引導。

把握機會愛在當下

  時光匆匆而去,轉眼哥哥升上國中。標榜獨立是青少年的印記,每天的便當時間順理成章畫下休止符;唯獨弟弟年紀還小,少不了還要撒個嬌。經過高年級的試煉,現在哥哥已經成熟許多,能與老師、同學相處愉快,上學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我做為母親,仍然隨時觀察著孩子的溫度,愛要及時,管教,也要趁熱。

回文章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