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261,051

【微聲盼望】 作亂,只因他想回家!

文/ 黃秋芳

  明凱八歲時自社會機構轉進兒童之家,這個只有八歲,理著平頭的小男孩,身形瘦小,眼神呆滯,不管旁人問他什麼,他都低頭不語。

  明凱被鑑定有語言障礙,也因無法配合測試,同時被認為有相當程度的智能障礙。母未婚,父不詳,明凱八歲前就像一顆人球般,先後在四個家庭被安置過,這些安置家庭會把明凱退回社會局的共同理由是:過動、不說話、無法溝通、時常把自己藏起來或跑出去,把安置家庭弄得緊張兮兮,有時還要請警局協尋,真的不勝其擾。

令人頭痛的問題人物

  社會局人員誠實告訴兒童之家:「明凱是個棘手的個案,因好動,無法管教而常被體罰,導致身上有些傷痕。他才八歲,卻已是警局的常客了。」兒童之家為了接不接這個個案而大傷腦筋,輔導員擔心力不從心,也害怕擔待不起明凱闖禍或受傷的責任。但基督徒院長卻不忍心看到明凱一直被拒絕,他拜託老師們給孩子一個機會,盡力試試看,能照顧多久就多久。

  院長的小小堅持,果不其然的是輔導員和社工師惡夢的開始。明凱一加入就成了兒童之家的焦點人物,他不願配合作息、拿噴漆亂塗鴉、拒絕上學、偷東西、警局逃跑紀錄輝煌,做盡了搗亂作怪的事,讓老師們頭痛不已。一位社工師說:「我們為了這個孩子開了N次的個案研討會議,N×N次的行為矯正計畫,N×N×N次不斷修改討論再修改再討論服務計畫。」她說:「院長的『盡力試試看』,不是一天,而是一年,這種愛,除非來自上帝,憑著人的耐心是做不到的。」

  直到老師們覺得心力已經全被榨光後,院長也不再堅持。當決定把明凱再還給社會局時,老師們如釋重負,但卻也在明凱要離園那一刻心裡酸楚而眼眶紅潤。沒想到兩年後,社會局來電表示明凱強烈的抗拒社會局為他做的安置,只要求要回兒童之家。

再回來更難管

  院長雖擔心噩夢重演,但心裡知道有一份愛已經在明凱心田裡悄悄發芽了,聖經浪子回頭的畫面一直在他心中盤旋,他和師母禱告多日後,決定再次接納這位浪子回家。求天父親自教導他們如何當浪子的父母,在殺豬宰羊的慶祝過後,如何面對兄弟鬩牆的心結。約翰一書四章十八節「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院長求天父賜給他們一份屬天的愛。

  再度回巢的浪子依舊是那個浪子,而且變高變壯,更有力氣挑戰高難度的冒險,兒童之家的氣溫又因他而燥熱沸騰。例如:老師帶孩子們走下樓梯,經過草坪,再進入餐廳,明凱沒跟上隊伍,後來老師發現他走在屋脊上,溜下屋瓦,一躍跳進餐廳走廊,他仍不說話,但比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很厲害;還有一次,他從二樓學蜘蛛人攀簷走壁爬下一樓,讓老師心驚膽顫;半夜騎腳踏車出去,不知去向,不得已只好請警員幫忙找回。

  明凱曾半夜出去跟狗說話,還會講笑話給狗聽之後自己哈哈大笑;他偷偷在浴室的高窗外放置了墊腳板,然後學電影的潛逃情節,從小窗爬出去;他在身上畫圖案,線條細膩,圖案成熟,儼然像一位訓練有素的人體彩繪師。這些事讓社工師和心理師更肯定明凱的障礙不是智能而是心理。

母愛,最深的渴望

  明凱在除夕夜時偷了老師的手機,撥打媽媽的電話,等媽媽要接聽時就掛斷,如此反覆了一整夜。後來他寫一則簡訊給媽媽,內容都是罵人的三字經,最後再發一則,留下「肉丸」二字。隔天明凱的媽媽來電,說她看到肉丸二字,想很久才想到這是明凱小時候的乳名,她知道孩子想家了,她願意把他接回家。

  明凱回到媽媽身邊,與媽媽及幾位父不詳的弟妹一起窩在一個機構提供的小房間裡生活,但他變乖也變快樂了。原來,母愛是孩子放在心底最深的渴望,以前一切的作亂,只因為他想回家。

回文章總覽